[宋] 李复
层峰浮支空,亭亭出众峤。
芬敷如青莲,飞光乱寒照。
霜风杂丹碧,瀑布垂窈窕。
秀色纷异状,争奇动奔峭。
欻失畏嶮心,颇惬赏幽好。
舟行不暇徐,粗得领其要。
随风转隈曲,晚泊黄牛庙。
杖策登东岑,周睇万山奥。
临岸理晚饷,问客卖早稻。
明朝走夷陵,便入襄阳道。
从此步平陆,归程已可料。
江行至内牛庙
李复
层峰矗支空,亭亭出众峤。 芬敷如青莲,飞光乱寒照。 霜风杂丹碧,瀑布垂窈窕。 秀色纷异状,争奇动奔峭。 欻失畏嶮心,颇惬赏幽好。 舟行不暇徐,粗得领其要。 晚泊黄牛庙,杖策登东岑。 周睇万山奥,临岸理晚饷。 问客卖早稻,明朝走夷陵。 便入襄阳道,归程已可料。
这首诗是作者乘船途经黄牛庙时,被庙下山特奇秀美所吸引,登山后所作。
首联写山峰高耸,突兀耸立,亭亭玉立众山之上的形象。“层”写其高度,“矗”写其坚挺,“浮”写山势,碧空相峙,拔地而起。“亭亭”状其耸立,无依无靠,孤峰独立。以“众峤”作比,众山小,突出山之高大。第二联用一比喻一明一暗的手法,突出了山的青秀。“芬敷如青莲”以仙境之花来比山中景色,突出了山的清新、洁净;“飞光乱寒照”以月光来比山色,突出了山的明净和澄澈。山间雾气升腾,雾中透出一点光来,雾散之后,便见飞光乱闪,满山青莲怒放,雾气蒸腾,如雾里看花,一片幽雅、清秀的景象。第三联写瀑布景色。“霜风杂丹碧”写水边的树色彩艳丽,“瀑布垂窈窕”写悬泉瀑布飞落其间。真是:“溪涧纷何处?疑皆腾素霏”(汤显祖句)。一个“垂”字概括写出山谷空蒙、清溪奔流、水波荡漾的美景。两联写视觉山色景色:蓝天、青峰、绿树、飞瀑……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立体画面。“秀色纷异状”是盛赞内牛山之秀美的。 第四联总结前面三联。“欻失畏险心”,“欻”字写出内牛山“险中不带奇”的特点。“周睇万山奥”,作者登上峰顶,环视四周,万山在胸,群山景色尽收眼底。“动奔峭”,突出了山的险峻雄奇之美。“粗得领其要”,概括了作者对山势的总体感受。“晚泊黄牛庙”,点明夜泊黄牛山下。“杖策登东岑”说明登山之事。“周睇万山奥”,概括了登山的乐趣。“问客卖早稻”,由山及人,由景及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隐居的愿望。最后两句写归程。“明朝走夷陵”,由夷陵入襄阳而隐居。“归程已可料”,说明一切都在心中早有定数。
这首诗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语言朴素清新、流畅自然。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山水:一是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二是动静结合的手法;三是写视觉、听觉、嗅觉等手法;四是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此诗描绘了内牛庙的秀美景色,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隐逸情致。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隐居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朴素清新、流畅自然。是作者山水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