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杂诗》宋李复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复

《杂诗》原文

黄河走东溟,不知几万里。

奔腾鼓风雷,势欲卷厚地。

百川随呼吸,浑浑失气类。

正德不可乱,横绝见清济。

诡士富纵横,机辩回天地。

观其投说时,揣摩探人意。

高论未能窥,茫然何所试。

仿佛一隙开,汹涌惊涛起。

阴阖拒其恶,阳开示其喜。

危冠揖时君,担簦擅国势。

六印黄金多,双璧连城贵。

岁晚客子来,倾变心若死。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杂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一首表达对时代、对社会的忧虑与关切的诗。李复以黄河为象征,描绘了诡士纵横、机辩回天、揣摩人意、危冠揖君的乱象,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忧虑。

首先,诗人以黄河东流入海为引子,形容黄河的奔腾气势如同风雷鼓动,仿佛能席卷大地。诗人借用黄河的形象,既表达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也描绘了诡士们巧舌如簧、机变八方的场景。他们就像浑浑失气类的百川,恣意妄为,搅乱社会秩序。诗人用“正德不可乱,横绝见清济”两句来表达他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寓意只有在公正道德的指引下,社会才能如同济水一样清净而和谐。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诡士们善于揣摩人意、纵横捭阖的特点。他们的言论如同海面上的一个缝隙,乍看似有,细看却无,却能引起汹涌的惊涛骇浪。他们的阴谋诡计如同阴阖,拒绝其恶,揭示其喜,展现出他们巧妙的权谋与手段。诗人用“危冠揖时君,担簦擅国势”两句来描绘诡士们以危险之姿向时君致敬,以担子与油伞为武器掌握国家大权。诗人通过这些描绘,表达了对诡士们巧言令色、心口不一的批判。

最后,诗人以“六印黄金多,双璧连城贵”两句表达了诡士们追求物质利益、权力地位的世俗追求。这种价值观与诗人的道德理想相冲突,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批判。而“岁晚客子来,倾变心若死”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悲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改变这种现状的渴望与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诡士们的描绘与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忧虑与反思。诗人通过黄河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道德寓意。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象和情感,用现代语言进行表达。希望您能够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