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复
古槐疏惨倚颓墙,病叶先秋已半黄。
封植不知何岁月,凋零今困几风霜。
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马系韁。
叹惜他年承爱赏,清阴曾借暑天凉。
咏槐
古槐疏惨倚颓墙,病叶先秋已半黄。
封植不知何岁月,凋零今困几风霜。
老根旁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马系韁。
他年承爱曾相赏,清阴何惜庇炎方。
这是李复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赏析:
李复这位诗人选择槐树这个角度,借助形象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槐树有情、有意、更能言愁苦寂寥的生动画面,他由衰败中的槐树,抒发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愁苦之情。槐树为晋代槐里驿旧名,汉武帝时征伐西域曾驻跸此间。唐诗人李商隐有“古祠高林静独修”的诗句,以“古槐”咏槐里驿甚切。首句写槐树“疏惨”之状,寓其形之已衰。“倚颓墙”的枯枝,“半黄”的病叶,已包含有不堪秋意之意。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化,更由于生长环境的不良,才造成眼前槐树的现状。但它却没有在“封植”之时受到爱护和培养,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封植的,这就包含着无限的悲感。而今“凋零今困”,几经风霜,它仍不失古槐本色,直立不屈,不以风霜势恶而趋避遁藏,也不因自身处境不佳而颓丧、萎靡不振。末两句笔锋一转,诗境更进一层。“老根旁出人供爨”,写出古槐虽处衰朽之地却仍有供爨之本,也未尝不可依人而自活,这就包含着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意义。“人供爨”三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它的有用之处,也流露出诗人对它身处困境而仍存斗志的赞赏之情。“蠹腹多穿马系韁”似是写槐树腹多朽洞,然而却实有双关之处——既咏槐树之穷,更隐喻诗人生活多难。其实正由于深味人间苦辛,更能体会到万物之情状和诗人自己的心境。“叹惜”两句便由赞美中转而为叹惜。他年曾经热烈地爱赏过这槐树的人间温情和清阴庇凉如今都已成往事,而它却不能长久地庇护于人们。然而诗人相信:这古槐即便在无情的秋风中枯老至极,它的精神也会在人们的记忆中长存下去。
诗以咏槐抒怀自况。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和身世遭遇之感。因此全诗满含着凄清意味,给读者以愁苦之感。但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并未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希望能在得到别人的关爱之时作出自己的贡献,也不失其坚忍不拔的精神。诗人怀着如此坚定不移的信念去体味人生的风雨和愁苦又有何不可呢?同时我们还感受到诗人写景之外寄寓着深刻的感慨,这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此诗前后照应颇妙,“病叶”、“老根”既是眼前实景,又喻指诗人自身的境遇。“半黄”与“风霜”、“困”与“自活”,都是对比和暗示。这又使我们体会到诗人的用意和含蓄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