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文天祥
久矣忘荣辱,今兹一死生。
理明心自裕,神定气还清。
欲了男儿事,几无妻子情。
出门天宇阔,一笑暮云横。
《铁骨丹心照汗青——诗人狱中绝命诗的精神解码》
【现代文译文】 早已将荣辱置之度外 此刻面临生死抉择 真理在胸襟怀坦荡 神志澄明气息清朗 要成就大丈夫的功业 便难顾儿女情长 迈出牢门但见天宇苍茫 仰天一笑看暮云横亘
【精神解码】 这首写于元大都狱中的五律,以铁画银钩的笔力刻画出诗人就义前的精神境界。首联"荣辱"与"死生"对举,展现超越世俗价值的生死观。诗人将个体命运置于历史天平,用"久矣"二字道尽半生坚守。
颔联"理明""神定"构成精神双璧,彰显理学修养铸就的浩然正气。这种"裕"与"清"的内在状态,正是儒家"内圣"功夫的终极呈现。颈联直剖心迹,"男儿事"与"妻子情"的取舍中,家国大义凌驾于儿女私情之上。
尾联"天宇阔""暮云横"的天地意象,将个人命运融入历史长河。那"一笑"既是视死如归的洒脱,更是精神胜利的宣言。横亘的暮云犹如历史的天平,终将证明忠贞的价值。
【诗史互证】 此诗作于1282年就义前夕,与《正气歌》形成互文。诗中"理明"呼应"天地有正气"的哲学认知,"神定"暗合"时穷节乃见"的精神宣言。较之陆秀夫"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直抒胸臆,诗人更注重展现精神修炼的完整历程。
【文化启示】 这首诗构建了中国士大夫精神的终极范式:以哲学认知超越生死,用道德修养战胜恐惧。这种将个体生命转化为文化符号的精神实践,使诗人成为中华文明的人格化身。当代重读此诗,犹见那横亘千古的精神暮云,依然在华夏天空书写着永恒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