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况周颐
正良宵、玉轮高揭,桂花香堕瑶席。
红楼十二晶帘捲,谁见素娥幽寂。
休怨抑,算阅尽清寒,尚有团圞日。
持觞太息。
问袁渚烟寒,庾楼尘掩,谁与共今夕。
凝眸处,大地山河莹彻。
秋容净扫空碧。
柔情一缕浑难诉,便抵云罗千尺。
闲伫立,怕只有流萤,来照罗衣湿。
婵娟望极。
怅佳节难酬,苦吟谁和,虫语咽苔隙。
摸鱼儿·甲午中秋
正良宵、玉轮高揭,桂花香堕瑶席。红楼十二晶帘卷,谁见素娥幽寂?休怨抑,算阅尽清寒,尚有团圞日。持觞太息。问袁渚烟寒,庾楼尘掩,谁与共今夕。凝眸处,大地山河莹彻。秋容净扫空碧。
如丝如缕的柔情难诉,此情若是天有情牵,就抵得千尺云罗的隔阂。在此寂静的夜晚,只有那萤虫的微光照亮着衣袂。望着那美轮美奂的月亮,心中无限感慨。面对佳节,却无法与知己共赏,只有那苦吟的虫儿在苔藓之间低吟。
此词以中秋望月为主线,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上片写望月之思,下片写中秋夜的静寂与凄清,以大地山河莹彻为背景,更显人物心境。全词情感真挚深厚,风格古拙质朴,词风接近白朴,充分体现出况周颐词清婉而不失沉着浑厚的艺术特色。
译文:
在这个美好的中秋之夜,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散发着桂花香气笼罩着大地。月光如水洒在屋顶上,微风轻拂如同幽雅的女神悄悄来过。可此刻身在他乡,虽然望着如此美景却倍感寂寞无奈。于是默默沉思中审视祖国的大好山河,一切都像洗尽铅华一般清新透明。却因孤身一人,柔情满怀无处诉说,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倾诉。只有萤火虫在旁陪伴,映照着衣衫也变得湿润起来。望着这皎洁的月亮,心中无限惆怅。在这个中秋佳节无人相伴,只有那哀鸣的虫儿在苔藓之间低吟。
赏析:
此词采用传统中秋望月为主线,借以抒发词人的思乡之情。中秋是思乡的节日,“谁见素娥幽寂?休怨抑”就给全词定了基调。面对良辰美景,虽有“柔情一缕浑难诉”“便抵云罗千尺”之喻来形容当时的感受,但终归不如亲见亲赏自然亲切。从“凝眸处”一句来看,此夜月色极美,“大地山河莹彻”也似乎给人一种踏月而行的感觉。全词着重刻画的是人物内心深处的感受,层次分明地展现了作者的内心变化过程。由赏月而思乡而怀友,作者的感叹也随着情绪的变换而变换,由开始的无奈低沉到中间的哀怨苦楚再到最后的惆怅哀伤。全词情景交融、物我交融、浑然一体;语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意境清新脱俗、隽永含蓄。充分体现出况周颐词清婉淡雅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