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点绛唇 雨中故人相过》元王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王恽

《点绛唇 雨中故人相过》原文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现代文赏析、翻译

雨中故人相过

词牌名:点绛唇

这是王恽写的一首雨中即兴创作的诗,写得随意亲切。“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先是切题的几个字:“雨中故人相过”,直接讲作者于下雨的日子里见到久别的老友。诗人说他从不过分惜这“幽居”(这就是他跟辛弃疾语不同的一点。)寂寞下来见到好友自远方来便立刻可以摆脱长久逢迎怠情的生疏。“谁惜”两字,显得很自然。这里又表现出一种豪爽的气概。“故人相过还晤语”,这里头有相互的感召力,所以使人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期待心情。“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这表明两人从“晤语”中获得多少教益后,决定一同出来欣赏春花。在雨中行步,欣赏雨中的花枝。所以有这两句,既写有事(和老友一起游赏)又写出景(细雨中繁花似锦)。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王渔洋)的“神来之笔”。更使人觉得这朋友之间的感情多么地真挚热烈。在这里写景的优美,也为下片的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这是上片的尾声,也是全词的引子。这几句似乎是承上,实际上是开启下片另一段更细致的感情活动。“春雨霏微”照应“雨中”,“闲庭户”呼应“庭户”,使上片情意更为完整。古人读《离骚》是喜欢玩味“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美句的,作者这个时候读《离骚》,肯定也对“料峭春寒中酒力”,这时刚好一阵细雨来临,“吹湿闲庭户”,好象是为了去读《离骚》而先作一阵凉爽似的。也许正因为这样,这时才有一种清新隽永的诗意萌生:“香如雾”,对花枝的雾气一样的香感到惊叹,“约君少住”则是表明对这“香如雾”的花枝的欣赏程度是多么地深!花团锦簇的花儿令人向往美好的事物,所以他也曾多次赞颂过它们。然而此刻他却说:“读了离骚去”,似乎是表明他已从欣赏中领悟到了更深的意义。这时的王恽已不是上片那样纯乎写友情和游赏了,而是把这种友情和游赏跟当前时代的气氛联系起来了。他似乎在说:在这样一个细雨霏霏的春日里,我们读完了《离骚》,不妨就在此“少住”一会吧。这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当时政治气氛的感叹。这正反映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现代文译文:

谁会怜惜这宁静的住处呢?偶然有老朋友来访,我就热情地接待。与朋友闲话后,一同去观赏春花,是多么有趣啊。正是霏霏细雨的春天,那雨点轻薄地飘洒,打在庭院屋前。花儿在雨中更显娇媚,那香气象雾一样弥漫。邀约您稍作停留。我们读完了《离骚》再一起出去游玩吧!

希望这个答案能帮助到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