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吴筠
仲连秉奇节,释难含道情。
一言却秦围,片札降聊城。
辞金义何远,让禄心益清。
处世功已立,拂衣蹈沧溟。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鲁仲连的高士,他秉持着非凡的节操,内心深藏着高尚的道义。他的一言一行,就足以解除了秦国的围困,一片书信,便使重兵守卫的聊城投降。他拒绝接受金银财宝,其义举并不为金银所动,他的让位之心更为清纯。他的处世之功已然得到充分体现,但他并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远离世俗,远离名利。
“辞金义何远”,这一句直接道出了鲁仲连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他不愿被金钱所诱惑,选择了远离,这就是他高风亮节的体现。这也让人想起了那个古人的故事,孔子曾经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鲁仲连无疑就是这样一位不被金钱所诱惑的高士。
再往下看,“让禄心益清”,这里的“让禄”不仅仅是对他淡泊名利的进一步阐述,也是对鲁仲连人格魅力的深入描绘。他的心志在淡泊名利的氛围中越发清澈明亮。无论是处世的功成身退,还是脱离红尘的怀抱去探寻人生真理,都显现了他的决断与清灵。
总的来说,诗人通过一系列富有情感的描述,赋予了鲁仲连更多的立体感。“处世功已立”明确说明了他的聪明才智已得到人们的认同;“拂衣蹈沧溟”又把他的离世绝尘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的描绘无不显现出吴筠的精湛文学功力和深沉的艺术底蕴。这种文化基因使得他的《高士咏》作品更为丰富多彩,耐人寻味。
在这首诗中,“一片札降城,无金情不依”,以及“既遂怀瑜济川志,立开南金于北贾市”等诗句的描述都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鲁仲连淡泊名利、勇赴国难的侠义精神和高尚情操。诗中的这些内容无一不显现出吴筠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这样的创作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历史的深入洞察,更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现代译文: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叫鲁仲连的高士,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节操,用智慧和勇气化解了秦国的围困。他的一片书信就使重兵守卫的聊城投降,无需金银财宝的诱惑。他辞去官职,选择了远离名利的世界,追寻人生的真理。
他拒绝接受官职俸禄,他的内心更加清澈明亮。他的处世之功已然得到充分体现,但他并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远离世俗的名利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智慧,什么是真正的淡泊名利。
总的来说,诗人通过一系列富有情感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赋予了鲁仲连更多的立体感。“一片札降城,无金情不依”,这一句直接表达了鲁仲连淡泊名利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