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初至都下即事 其二》元赵孟頫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赵孟頫

《初至都下即事 其二》原文

尽日车尘马足间,偶来临水照愁颜。

故乡兄弟应相忆,同看溪南柳外山。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初至都下即事 其二

元代 赵孟頫

尽日车尘马足间,偶来临水照愁颜。 故乡兄弟应相忆,同看溪南柳外山。

这首诗写作者初到大都(今北京)时的感受。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将笔触对准了初来乍到时的复杂心绪,以及见到故乡以外的景物时的复杂情绪。

赵孟頫是一位具有高尚品质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少年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成为元代文坛上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忠于国家,热爱人民,直言敢谏,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然而,在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他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能将满腔抱负寄托于诗词之中。因此,他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声。

首句“尽日车尘马足间”,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京城的忙碌生活。整日奔波于车尘马足之间,表现出作者生活的繁忙和劳累。这并非他喜欢的生活方式,而是迫于现实环境所致。从这一句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偶来临水照愁颜”,一语转入主题。当作者沉浸在无奈与忧伤中时,临水照容就成了他缓解内心压力的方式。这句“偶临”两字用得恰到好处,突显出偶然一次的闲适心情,同时也为下面的诗句留下了空间。从“照愁颜”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沉重。

“故乡兄弟应相忆”,由上句的“愁”而来,由近及远,“同看溪南柳外山”由远及近,“应”字更体现出对故乡兄弟的深切思念。无论身处何地,心中那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永不会消减。在这两句诗中,赵孟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挣扎与迷茫表露无遗。最后一句将诗人移步眼前之景化作深情的呼唤——这更是心底的呐喊!如此优美的文字中流淌着难以遏制的感情激流,作者的深情通过这两句诗倾泻无余。

这首诗以细腻入微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初到京城时的复杂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赵孟頫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现代译文:

整天奔波于车尘马足之间,来到水边顾影自怜,愁绪满怀。想起远在家乡的亲人和兄弟,他们一定也在思念着我。我们一起看看城外的那座山吧!这座山溪南柳外,近在眼前却没人相伴,令人叹息不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