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元赵孟頫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原文

大家饶米面,何啻百室盈。

纵复人力多,舂磨常不停。

激水转大轮,硙碾亦易成。

古人有机智,用之可厚生。

朝出连百车,莫入还满庭。

勾稽数多寡,必假布算精。

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

现代文赏析、翻译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是一首以耕织为主,充满了人生哲理的诗。诗人以简练的笔触,通过描述耕种和纺织的过程,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并以此倡导人们应该珍惜生活,顺应自然,把握当下。诗人的言外之意,希望人们在勤劳与知足之间,能够寻找到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首句“大家饶米面,何啻百室盈”,揭示了丰收富饶的社会景象。稻米满仓,粮食充足,这种生活场景不仅仅限于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甚至家家户户都能达到百室盈满的富足。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农业社会稳定繁荣的描绘。

“纵复人力多,舂磨常不停”,即使人力众多,也难以应对舂磨的繁重工作,这是对农业社会中体力劳动艰辛的描绘。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反而以“激水转大轮,硙碾亦易成”表达了对科技的赞美。科技的力量,尤其是水利和机械的应用,使得碾磨的工作变得容易且高效。这无疑是对古代科技智慧的肯定,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古人有机智,用之可厚生”,这里的“机智”并非指小聪明,而是指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利用这些智慧创造出了丰富生活的工具和方法。诗人以此倡导人们应该珍视这些智慧,用它们来丰富生活。

“朝出连百车,莫入还满庭。勾稽数多寡,必假布算精”,描述了耕种和收获的场景,从早到晚,车车粮食进出庭院,收成数量巨大。然而,如何管理这些收成呢?这就需要精细的计算和规划,“勾稽数多寡”正是对这一过程的形象描绘。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社会中管理智慧的肯定。

“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汲汲于名利的小人,他们终日奔波,心无宁日;另一种是明智的君子,他们懂得满足,懂得放下,内心平和。诗人以此倡导人们应该追求一种知足的生活态度,放下过多的欲望和追求,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总的来说,《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耕种和纺织的过程,赞美了农业社会的富饶和智慧,同时也倡导人们应该珍惜生活,顺应自然,把握当下。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希望人们在勤劳与知足之间,能够寻找到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