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李建勋
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干。
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
唐代诗人李建勋的《春雪》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春雪漫天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春雪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诗的前两句中,诗人描绘了春雪漫天飞舞的景象。“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这两句诗用“随风竟日势漫漫”形象地描绘了春雪飘洒的姿态,展现了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特点。“特地繁于故岁看”则是对春雪丰富数量的描绘,显示出它在春日的特别繁华,是对往昔冬季的弥补。这都体现出了诗人的细致入微观察力和热爱生活的心。
接下来在诗的中间两句“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雪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雪花落在精巧的榭上,榭上的花朵被冻住,增加了榭的沉重感。“短檐斜湿燕巢寒”则描绘了雪花落在檐上,使得檐角弯曲,甚至影响了燕巢的安全。这里不仅表现了春雪的力量,也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关切和喜悦。
在后两句中,“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雪的喜爱和欣赏。他静静地听着春雪的声音,无法入睡,感到愉悦。他享受着春雪带来的清爽,甚至愿意用酒来品味这无与伦比的美妙。这里诗人将春雪拟人化,赋予了它情感和生命,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是对春雪作用的思考和评价。诗人没有将春雪仅仅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认为它比干旱更具有意义。虽然有说春雨可以用来治疗旱灾的药物桑麦,但是作者的观点更加独特。他认为即便是到了暮春之际,被雨水滋润过的田地也要比干旱的土地来得更充满生机。由此也展现了诗人的宽阔视野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对春天的期待和欢乐被春雪充分体现出来,他对生活中的美和希望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因此这首诗也是对生活的赞美和乐观生活的肯定。让我们从中获得启示:在生活的琐碎中寻找美好,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