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纲
秋风到枕前,策策鸣窗苇。
起看山吐月,残夜楼明水。
皎月与我心,清净两无滓。
玉露滴烟霄,飘然杂桂子。
姮娥应笑人,仳离放红蕊。
乘风游广寒,三十亿万里。
宫阙不胜寒,九奏感人耳。
不如且世间,浩歌书著纸。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够喜欢: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一
这是李纲晚年的作品,表现出了一种宽阔的胸怀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整首诗的主题是在赞美秋天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洒脱。
首句“秋风到枕前,策策鸣窗苇。”描绘了秋风的到来,仿佛直接吹到了枕边,窗外芦苇发出了一阵阵声响,这是对秋风的直接感受,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警醒和清醒。
“起看山吐月,残夜楼明水。”这两句描绘了秋夜的美景,山峦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壮丽,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光照亮了水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即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珍惜。
“皎月与我心,清净两无滓。”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洒脱,皎洁的月光照进了心灵,使得心灵也变得纯净无暇。这不仅是诗人对自我精神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即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清净和洒脱,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玉露滴烟霄,飘然杂桂子。”这两句描绘了秋夜的细雨在烟霄中滴落,仿佛是飘扬的桂花。这是对秋夜美景的进一步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洒脱和自由。
“姮娥应笑人,仳离放红蕊。”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嫦娥应该是嘲笑世人过于执着和拘泥于世俗的束缚,而抛弃了美好的事物。这不仅是对人生的反思,更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乘风游广寒,三十亿万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像乘风飞翔一样,跨越三十亿万里,到达广寒宫中。这是对自由和无限可能的赞美,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勇气和坚定。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在诗歌的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即追求内心的清净和洒脱,追求自由和无限可能。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和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变化。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秋天的诗篇,也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受和思考的诗篇。它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