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玉女摇仙佩 登姑苏元妙观弥罗阁》清陈维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陈维崧

《玉女摇仙佩 登姑苏元妙观弥罗阁》原文

仙坛巃嵷,复馆飞檐,架在莲须藕孔。

刻画仙灵,雕锼龙鬼,百怪躨跜梁栱。

目眩神悽恐。

更闪电金泥,绡窗月涌。

到鸟雀、更无声处,恍惚琼楼,寒气微中。

童女守丹炉,碧柰花前,玉笙閒弄。

前度刘郎情重。

笑拍阑干,何限尘埃蠛蠓。

银汉茫茫,绛霄寂寂,诉与旧游鸾凤。

泪洒鲛盘冻。

吴宫事,只恨当初蠡种。

空留下、湖山几点,苏台一带,年年花草昏如梦。

东风外、绿波微动。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玉女摇仙佩 登姑苏元妙观弥罗阁》是清代陈维崧的作品。在阔大幽美的高台眺望苏州风光,作品动静相宜、俯仰生姿、托物抒怀。

诗一开始,“架在莲须藕孔”等等仙境式布局描写就将读者带入迷蒙朦胧的美妙之境,接下来“百怪躨跜梁栱”则将各种神话传说中奇形怪状的建筑雕刻一一展现,给人以目不暇给之感。 随后“目眩神悽恐”更是把这种震撼推向高潮。

随后描绘的“琼楼”在“寒气”中更显其神秘而迷人的特质,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笑拍阑干”又把这种遐想拉回现实,把一种虚幻的情思纳入现实之中,这种虚实交错的转换,使诗更显得摇曳多姿。

在“银汉茫茫”中诗人眺望远方,思索着往事,“空留下”一句则流露出诗人一种失落感。“年年花草昏如梦”则把这种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情绪推向高潮,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全诗布局巧妙,色彩绚丽,动静相宜,虚实相生,是陈维崧诗词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在鉴赏诗词时应注意其中多重对比和跳跃性思维的特点,这样往往可以领略到诗人的其他妙趣。

我尝试以现代文对这首诗进行意译:

登临苏州元妙观弥罗阁,可以俯瞰整个姑苏城。道院连绵、高阁凌空,仿佛架在莲花须和藕孔之中。精心雕刻的仙灵、鬼怪形象,各种奇形怪状的梁间斗拱令人目眩神迷。金泥闪电般的装饰,使窗户如同涌动的月亮。在静寂无声之处,仿佛可以听到琼楼玉宇中传出的寒气。

在碧柰花前,守着丹炉的童女悠闲地吹起玉笙。与旧友重逢时开怀大笑,拍阑干之时,何尝不感叹尘埃渺小。望着茫茫银河和绛霄宫,往事如烟如梦。鲛人盘中的泪水滴入绿波中,只留下吴宫旧事和蠡种的传说。空留湖山秀美、苏台如带的风景,年年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如梦无痕。

东风轻轻吹拂,绿波微动,引人进入另一个世界。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弥罗阁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这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是清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