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陈维崧
紫府玲珑,丹房窈窕,长就枝头娇嫭。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
醮坛侧去。
露几朵、檀痕浅注。
羡盈盈、比人间金谷,更饶幽趣。
花如语。
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
师还念取。
刘郎鬓、已经如许。
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
在花繁如锦的四月一日,我们来到了通真观,这是那位修道之人的世外桃源。通真观的牡丹姹紫嫣红,万朵绽开,香气袭人。王炼师的道院里,繁花似锦,宛如仙境。我们在这春意盎然的地方,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花丛中,蝴蝶和蜜蜂忙碌着,看花的人也跟随着它们的脚步,寻找着那最美的花朵。我们隔着花丛,寻找着那些刚刚绽放的花朵。一切是那么美好,似乎这世外桃源才是真实的存在。
空气中带着丝丝的花香和几分药草的气息,好像王炼师的醮坛就在不远处。细看之下,醮坛旁边,还有几朵檀香花微微的露出花瓣。看花的心情不禁让人想对这些盈盈花朵说说话。我感受到她们在低低地响着金铃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自己的花语和春日的黄昏之情。
回首来路,花开得多么的美好!就如花的语言一样。一片片的落红在风中摇摆,轻轻摇晃的金铃低声述说着“春残花落”。想着这一季的繁花都将谢去,忍不住期待起王炼师再次为我们塑造出一群新生花儿的那一天。
就让老年的年华依然有着无穷魅力的画面铭记此时,还有这位春天迟暮的老练师的离别的祷祝,“元都观又一季春风的到来!”如今的所见将是这一切时留下不老年的姿态成为日后再回忆的有意义的样本了,可以说今天这一天观成了第四度临度人了。“常更新观念,不断求进步”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这就是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它描绘了四月一日通真观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王炼师道院和炼师本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