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沁园春 余既沈疴濒死而远公亦一病累月乃其病中独持斋甚坚词以讯之》清陈维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陈维崧

《沁园春 余既沈疴濒死而远公亦一病累月乃其病中独持斋甚坚词以讯之》原文

濒死三秋,僵卧十旬,已而已而。

叹参苓暴贵,妇难窃药,鸡豚差贱,妃可呼豨。

黄雀披绵,紫螯堆珀,更朵先生病后颐。

属餍耳,任人呼其鄙,我举其肥。

相怜同病奚疑。

只松下君偏折露葵。

但瓠称折项,欣焉命匕,鱼名石首,誓不沾匙。

我辈衰羸,全凭脍脯,待得生天是几时。

言非戏,请相随果腹,莫漫攒眉。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沁园春·余既沉疴濒死而远公亦一病累月乃其病中独持斋甚坚词以讯之

清代·陈维崧

濒死三秋,僵卧十旬,已而已而。叹参苓暴贵,妇难窃药,鸡豚差贱,妃可呼豨。黄雀披绵,紫螯堆珀,更朵先生病后颐。属餍耳,任人呼其鄙,我举其肥。

相怜同病奚疑。只松下君偏折露葵。但瓠称折项,欣然命匕,鱼名石首,誓不沾匙。我辈衰羸,全凭脍脯,待得生天是几时。言非戏,请相随果腹,莫漫攒眉。

此词为陈维崧写给好友周在延(字远公)的一首词作。词人自己病重垂危之际,远公也病重且持斋甚坚。词人用调侃的语气写远公的坚贞节操和自己的病榻感想,对人生病弱、生死无常的感慨表现得十分含蓄而深刻。

上片“濒死三秋”三句,突兀而起,直叙病状。“三秋”,即深秋,指病重的危急之时。“僵卧十旬”,卧床不起达旬月之久。“已而已而”为迭词,有感叹意。接下为两句的因果:“叹参苓暴贵”为何?原来人参茯苓等名贵药材很难买到。“妇难窃药”,原来窃药比参苓更难。病势危急却买药无门自不必说,“参”有“参伍以变”之说,《易·离》曰:“离为异也。”“苓”即指茯苓,“参”“苓”即“参伍”,谐音可作双关解。“鸡豚差贱”,动物药也好弄,人家家中就有小鸡、小猪。“妃可呼豨”大意为“夫可呼也”。古代祭祀或宴飨时,以羊豕之类为牲。“妃”在此是通假字,通“夫”或“彼”,指代自己。这两句是作者调侃自己,病势垂危还自己为自己筹画调侃自己固然是一种精神解脱法,却仍然满纸死气。“黄雀披绵”等四句为突如其来的奇想。古时多以绵(音眠)喻钞贯折迭成串子。古人以黄雀喻有福之人。“紫螯”,蟹的一种。“紫螯堆珀”即指蟹壳里满是蟹红(即蟹黄)。“更朵”,为动听的样子。“朵先生”,是对老人的尊称。“生后颐”有谓老人的腮颊后部多肉而下垂的样子。“属餍耳”二句是说自己虽有属餍鸡豚、属餍黄雀、属餍紫螯的美好愿望(即所谓“我举其肥”),但到头来却只能任人呼之而饱吃耳。这显然是作者在病中自欺欺人的梦呓之语。

下片则转为调侃远公的调侃之语。“相怜同病奚疑”,本是自己病重垂危,却反说成是同情远公的病状而安慰他的话。“奚疑”,即什么值得怀疑的。用意十分巧妙。“松下君偏折露葵”,是写远公的清苦生活。这里也有自嘲之意:只有松下折葵聊以自娱了。“瓠称折项”以下四句为作者的自我宽解:折项瓠子是不能复生的了;既然如此,那就誓不沾匙吧!以上六句仍是作者在自欺欺人梦呓般的言词,尽管奇特却也很适于出以谑意。“我辈衰赢”三句暗用晋时刘伶的一句名言:“古今至愚之人,何为弃糟粕之实味,食天地之良匹”(见《晋书·刘伶传》)。这里是宽解自己要乐观自勉的意思:即是有生还之望且须养病(须食肉),为了“脍脯”,待病好后弄他个饱食一顿才是根本道理。因此最后再次劝远公不必像世俗那样发愁与悲伤,须学那已将死去的瓠子而“相随果腹”才是上策。言外之意是劝远公不必过于清苦了。“莫漫攒眉”,攒眉为皱眉之意。《列子·汤问》:“西海之东……有国名元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