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河传 榆钱》清陈维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陈维崧

《河传 榆钱》原文

荡漾。

谁傍。

轻如蝶翅,小于钱样。

抛家离井若为怜。

凄然。

江东落絮天。

年年苦被东君铸。

啼鹃诉。

贱卖韶光去。

涨晴湖。

剪春芜。

模糊。

漫空下五铢。

现代文赏析、翻译

河传·榆钱

清·陈维崧

荡漾。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抛家离井若为怜。 凄然。江东落絮天。

年年苦被东君误。啼鹃诉。贱卖韶华去。涨晴湖。剪春芜。 模糊。漫空下五铢。

榆树钱般的花随风荡漾,是谁在傍边舞动?这花虽轻,却像蝶翅般薄如蝉翼,花色白中透黄,恰似刚被取下铜钱的榆树钱儿。离开家乡,离开家园,飘泊异乡,这离愁别绪,真教人怜惜!看,江南的空中飘落下无数的柳絮,心情凄然。春天的湖水,总是上涨,春风吹拂湖边的柳絮,满湖春色如落絮天。

这是写景起兴的诗句。“年年苦被东君误”说的是春天年年如此,美景依旧,可是诗人却感到苦恼,因为美景无人欣赏,更增添了人的寂寞之情。“啼鹃诉。贱卖韶华去”写出了作者伤春而落泪的伤感情绪。“剪春芜”句与“泪滴罗衣暗水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写作者把泪水滴到罗衣上,而衣上的水又满溢出来,都表现了作者伤感之极的心情。“模糊。漫空下五铢”,古人以五铢为钱始,后人用来泛指钱币或铜钱。这里又荡了一个波纹,意思是:泪水流到地上,模糊了眼睛,好像看见空中纷纷下着五铢钱一般。这是一个美丽的意象,但是因伤春而伤感美却被生活的现实给扭曲了。“晴湖”在这里就意味着春天里本应明媚的湖光春色已变得如一片朦胧的雨景,空气中似乎飘散着春天的雨气。此情此景真是叫人怎能不愁绪满怀呢?陈维崧是个情感极为浪漫热烈的人,他的内心常常被浓烈而急切的情感所萦绕,使他感受到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他常常在疏狂不羁的生活中寻找解脱和安慰。这首词正流露了他这种复杂的心境。

这首词语言质朴清新,描写细腻生动,把一个落魄文人的苦闷情怀描绘得淋漓尽致。词中“轻如蝶翅”、“江东落絮天”、“泪滴罗衣暗水满”、“模糊。漫空下五铢”等句,颇富形象性、准确性,使人有见其笔端写出情感的感觉;用笔简练婉转,现代汉语翻译过来后依然可见其为古诗中优秀之佳句;散词亦极流丽精工、秀美灵动之致。作者之所以不愧为清词坛名家名手也(朱疆村语)。“落絮”也是借托陈维崧有所属的柳絮传统意象。“五铢”一词则来自诗经:“有钱但买鹤头新,不入五铢胡蝶翅。” 两者交织起时空两个维度的信息网:“飘飞的柳絮下注着人们襟怀如潮却又有话难诉的哀啼——谁知你们背后‘下著泪的落钱(明宣宗‘浣纱女子理缗钱’得谐语遗诗本大争有词俚如纺花遗绪散人间吊一城的虞姬故事非帝王台?又历史上薄命孤忠衰落艺术家到处受伤唯无谪仙人似护足于当时之意盖彼此互表清歌娱己没去思亡赵;不是月榭斜梦遣蝶飘茵伴梁疯风流妓伶惜王氏食贫忧谗卓非冢表壮志没去也么哥没也哥唤不回?”,这种对历史和现实交织着意象和象征的诗性解读和情感投射,使这首词具有了深广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背景之外的更深的内涵和意蕴。这正是陈维崧诗歌的魅力所在。

以上就是这首词的赏析和感悟了,希望可以帮到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