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九月十九日同贲黄理田公燮登慈仁寺内毗卢阁分赋登高二韵录一》清陈维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陈维崧

《九月十九日同贲黄理田公燮登慈仁寺内毗卢阁分赋登高二韵录一》原文

四围铃铎响刁骚,一线穿云缔搆牢。

且以登楼当戏马,何妨啜茗代持螯。

天连赵魏晴俱出,松历金元腊更高。

目断昆明池畔将,何时归镫压靴刀。

现代文赏析、翻译

《登高》是一首在慈仁寺内毗卢阁上的作品,这个地方风景独特,古色古香,引人入胜。秋色满目,铃声响起,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从高处远眺,赵魏晴空,松树历历在目,令人心旷神怡。而更远处,则是金元古迹,更显得历史悠久。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四围铃铎响刁骚,一线穿云缔构牢。”描述了毗卢阁的氛围和构造,铃铎响声如同刁骚之风,让人感到历史的厚重和神秘。而“一线穿云”则形象地描绘了阁的高耸入云,犹如一道丝线穿云而过,体现了建筑艺术的精湛。

“且以登楼当戏马,何妨啜茗代持螯。”两句诗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生活的闲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登高远眺,戏马骋怀,这种生活让人感到无限快意。而以啜茗代持螯,则是表现了作者生活的闲适,体现出他热爱自然、追求精神愉悦的个性。

“天连赵魏晴俱出,松历金元腊更高。”这两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天边的赵魏和松树,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赵魏晴空,松树历历在目,让人感到历史的悠长和自然的伟大。而“腊”和“高”这两个字眼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目断昆明池畔将,何时归镫压靴刀。”昆明池畔的情景让人不禁想起当时的战乱和动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何时才能回到和平安宁的日子?这是作者对未来的疑问和期待。

总的来说,《登高》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它通过描绘毗卢阁的氛围和构造、登高的豪情壮志、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