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陈维崧
桃叶桃根,把双桨、亲迎邻邑。
记住在、香街直下,画桥斜北。
扶下铜舆雅鬓妥,贮来绡槛莺啼急。
晕桃痕、注靥道胜常,羞郎揖。
绣架亸,鸳针缉。
红浪皱,鸾衾湿。
学夫人举止,漫嫌生涩。
春懒一床和月捧,新娇半搦从天拾。
怪新词、艳粉恰盈箱,閒情集。
这首词可谓是给邻居送给嫂子的一些溢美之词了,夫人以其骄妍媚婉成为人物为盼!今人都比作家起来产比量行研过了啊。“陈维崧抒情之作当面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片写邻姬初嫁时情景,下片写邻姬嫁后的情态。上片起首两句,写邻姬划船来迎,风姿绰约。“桃叶桃根”用王献之“桃叶复桃根,渡江不用船”的典故,十分恰切。此处“双桨”二字既写出了邻姬所乘之舟,又写出了邻姬与邻翁之姊弟关系。“香街”四句,写迎娶的场面,富贵之家娶亲自然不像穷人那样在僻路上草率而过,所以这隆重的迎娶场面是从大路上直下的,画桥斜北有彩楼相迎。此情此景,让新嫁娘感到脸上倍儿有光彩。“扶下”四句,写新嫁娘下船、上轿的细节描写。铜舆即轿子,是古代贵族妇女乘坐的车子。这里说新嫁娘扶着铜舆下船上岸,上得轿来又急急忙忙地出发了。铜舆上鬓发乌黑如漆,自然乌黑发亮。“贮来”二句写邻姬的动人风姿。“绡槛”即新居。“莺啼急”即指新嫁娘上车时莺儿不停的鸣叫声。此言邻姬刚上车时莺儿叫得特别急,好像在催促她快上路。“晕桃”四句,写妆饰艳美的邻姬。“晕桃痕、注靥”是说脸上搽了粉出现红晕,就像桃痕一样。“道胜常”是说比村中任何人都漂亮。“羞郎揖”一句写出邻姬的羞涩情态。上片通过层层铺叙的手法,把一个刚刚出嫁的新嫁娘写得羞羞答答又娇娇滴滴的,十分传神。下片写邻姬嫁后的情态。“绣架”二句承上而来,并暗中与上片“香街”等字相照应。言邻姬嫁后把绣架放了下来,开始赶制新婚的衣服。“红浪皱”借指衣裳破旧处。“红浪”即指衣裳。“鸾衾湿”是说新郎在抱新娘时把被子都弄湿了。下片刻画其闺中风韵:“学夫人举止,漫嫌生涩。”“漫嫌”二字说明了新嫁娘的天真情态跃然纸上,此时此刻她的心已经上了路。“春懒”二句承接上文写出伉俪情笃,这是他们难得的蜜月中的新婚燕尔吧?结末二句说她的新房里藏有自己新词的词集。“一床和月捧”“半搦从天来”化用李贺《美人梳头歌》“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句意。这首词铺叙委婉、轻灵自然。作者的用字、造语下得准确、鲜明、优美、新鲜、以调式偏音迭字着力于辞彩声色之美,骈丽流衍宛转、流转自如清新细腻笔法入画绝佳。《草堂诗余别记》谓“词语工丽不减调前。”但在这细腻有余而凝炼不够,华丽有余而质朴不足之间令人深羡慢流之溪水与那难得一见的田园佳话了!这首词没有多少叙事文字在其中大加渲染的是如何在浓淡相宜地介绍了迎亲的过程和人物作好了描绘前的铺垫却分明可以感觉到当时邻居对自己家的浓浓爱意正浮于唇齿、溢于言表令人侧目艳羡这无言胜言的爱情胜景啊!可谓唐人咏史之妙笔了!整首词简洁清隽别有风味自成一家面目清婉其致颇为独特颇具水墨画的含蓄蕴藉之美,若点缀田园风情娓娓道来饶有韵味焉!
现代文译文如下:
在画桥旁边欢欢喜喜地迎娶了你这位邻居家的姑娘。她从香街一直下来,来到画桥斜北的地方。扶着她下船上轿的都是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鬓发颜色一如她的模样紧贴在头上面很是可爱;出嫁以后的仪态本来不够成熟也很俏皮活泛。“他躲着看了小姑娘有时扑起来难免不觉得痴心蠢动真是撩人情意…门外天气非常的娇和爽想来又有接连不断莺啼也很宜人,“面的薄饼形嘴被泪水涮得滚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