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念奴娇 棠村夫子席上咏米家灯》清陈维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陈维崧

《念奴娇 棠村夫子席上咏米家灯》原文

东风作阵,飏晶笼百盏,玲珑低亚。

浅倚纱屏和笑指,此是前朝㧬画。

有蝶皆飞,无花不笑,翻觉丹青假。

何须周昉,搓酥滴粉描写。

闻说上国楼台,东京士女,最重元宵夜。

两载传柑浑寂寞,孤负月明鸳瓦。

讵意今年,尚书座上,人在春灯下。

升平遗事,廊边鹦鹉能话。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棠村夫子的宴席上,陈维崧写下了这首《念奴娇 棠村夫子席上咏米家灯》。这不仅是一首赞美米家灯的诗,更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把元宵节的热闹和欢快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东风作阵,飏晶笼百盏,玲珑低亚”便形象地描绘出元宵夜的热闹景象。东风轻拂,灯火辉煌,一盏盏玲珑精致的灯笼低垂摇曳。诗人描绘出灯火的闪烁,如同东风在吹拂下,灯笼的晶光闪闪,如笼般罩住整个夜晚。

接着,“浅倚纱屏和笑指,此是前朝㧬画”表达出一种欢快、轻松的气氛。人们倚在纱屏上,笑容满面,指点着那些灯笼,那些美丽的灯彩原来是前朝的绘画。这样的描绘既表达了元宵节的喜庆,又表达出陈维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怀念。

再下来,“有蝶皆飞,无花不笑,翻觉丹青假。何须周昉,搓酥滴粉描写。”灯如火红,熠熠生辉,让整个场面就像绘画一般美妙,于是那些花朵都不再娇羞一笑,误以为是彩绘显得生硬虚假。如此醉人的夜晚,那些美丽的米家灯已经无需再由周昉那样的画师搓酥滴粉来描绘了。

最后,“闻说上国楼台,东京士女,最重元宵夜。”诗人借此表达出元宵节的热闹不仅仅局限于此地,而是遍及整个上国。那些楼台上的士女们,最重视的就是元宵夜的灯火辉煌。

然而,“两载传柑浑寂寞,孤负月明鸳瓦。”这里陈维崧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寂寞和失落感。过去的两年里,他无法亲身参与这样的盛会,只能辜负那一片明亮的鸳瓦。

但是,“讵意今年,尚书座上,人在春灯下。”转机在不经意间出现。今年,他能在夫子的宴席上看到这样的美景。这不仅是一次美妙的视觉享受,更是社会安宁、和谐的象征。

整首诗最后以“升平遗事,廊边鹦鹉能话。”结尾。这里的升平景象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连鹦鹉都能够讲述其中的故事。而这也是陈维崧对未来的希望和期盼,期待未来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总的来说,《念奴娇 棠村夫子席上咏米家灯》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它以米家灯为载体,描绘出元宵节的热闹和欢快,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