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陈维崧
今年愁似柳丝长,春宵梦断昭阳。杏花著雨隔帘香,瘦不长妆。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维崧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今年愁似柳丝长”便直接点明了自己当前的愁绪之深,恰似那长长的柳丝,绵延不绝。这“愁”既有作为诗人个人的愁苦,也有对社会现实环境的不满与无奈。
次句“春宵梦断昭阳”则交代了因何而愁,原来诗人曾有过的美好的梦境已被现实无情的打破——梦断昭阳。此处的昭阳,借用汉代昭阳殿的典故,暗示诗人曾经有着显贵的身份和辉煌的前程,而今已不复存在,徒留悲戚与无奈。
“杏花著雨隔帘香,瘦不长妆。”杏花著雨,形容的是杏花沾着雨珠的美丽姿态,表达出对杏花的赞美。而“隔帘香”则是对杏花的进一步描述,表现出了杏花的美好和距离感。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杏花的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这两句诗是对诗人后半生的描述,经历了繁华到落寞的转变,诗人已经习惯了流连于花丛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却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改变。“蜂蝶”在这里象征着诗人的过去,如今却只能流连于花丛中,而无人问津。
“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最后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苦闷。如同衣裳上沾满了残花,这些曾经的美好如今已经破碎不堪。而那些残花所代表的回忆和情感,也如同自己的眼泪一样多。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哀伤。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环境的无奈,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的佳作。
现代文译文:
今年的愁绪如同长长的柳丝,在春天的夜晚中断了美好的梦境。隔着雨珠的杏花散发着香气,这样的景象让我感到心碎。过去的十载岁月里流连于花丛的生活已成往事,半生的时间都在湖湘之地徘徊。眼前的景象如同堆积的残花沾满了我的衣裳,这股淡淡的香和我的眼泪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