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雨》清陈维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陈维崧

《雨》原文

故国金戈铁马,衰年退笔残书。心情浑似欲栖乌,偏惹连天丝雨。风掣红旗纵猎,雨昏银烛呼卢。此声记得不曾无,那便凄凉如许。

现代文赏析、翻译

题目:《雨夜猎色》

深秋的金戈铁马早已随着历史淡去,一个身影隐于满屋残书之后,随着风摇曳的灯光下的写诗人已是鬓发渐稀的岁数了。这不失的是一种悲壮,一种凄凉,却也是一种苍老,一种释然。

他仿佛看到曾经的战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豪情壮志,那英勇无畏,如今只能在残书之间寻找一丝慰藉。然而,这连天的丝雨,却像是在提醒他,那些已经逝去的岁月,已经不再属于他。

雨中的红旗猎猎作响,风驰电掣,这是他曾经的荣耀,也是他现在的哀痛。他在风中呼喊,寻找那支消失的红旗,但雨打湿了银烛,也打湿了他的心。呼卢的声音也在这雨夜中显得如此虚无,他不禁询问自己:“我的魂还在否?”

每当回首这一切的时候,只听见连天的丝雨敲打在心上。此时的心声却又唤起当年的情感:就算是历史把他踢开又能怎样呢?历史有时像是一道禁闭的门,它能无情地把一些人抛进阴影中,又能从后视镜里淡忘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并未就此屈服,他们的心声仍在飘荡,即使只有这一丝一缕的情感。

他的心情如此复杂,仿佛要寻找一种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洞。于是他对着这连天的丝雨和风中的红旗发出了疑问:“这声记得不曾无?”也许他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但他仍然选择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他的世界。

他就像一只即将栖息的乌鸦,尽管被风雨所扰,却依然坚定地面对生活。他的诗作就是他的灵魂,是他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的反思,对未来的期待。这就是陈维崧的《雨》给他人的感受,雨不再只是一个物理现象,它变得触手可及,温暖却又残酷。就如同一幅画的底色一样深深扎根在诗人的心海里,有酸涩、有孤寂、也有感动。最后令人体会的是其无论何其坎坷不幸亦绝不断的意志。这一境界或能在雅人悲韵之外又启了一种抒发性情的内趣雅评。(渔影评)

深秋寒意肆意时,飞梦助之衣色魂。烛昏残诗窥毕念,诗咏飞语杜春鬓。 呜咽北风吹暮鸦,蓬径菊荒捉戏马.挑灯翻书忆旧年,一蓑烟雨任平生。 (渔影续评)

在这首诗中,陈维崧以雨为引子,描绘了自己在风雨飘摇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用诗意的语言,将雨夜的凄凉与豪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海之韵评)

夜雨萧萧,如泣如诉,那是故国金戈铁马的回响,是衰年退笔残书的叹息,也是心情如乌的凄凉独白。陈维崧以他的笔触,将雨夜的景色与心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乐山评)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无论是风掣红旗、雨昏银烛的描绘,还是凄凉如许的心境表达,都让人感受到了陈维崧的深情和才华。他的诗不仅仅是一种抒发感情的方式,更是一种表达自我和探寻人生意义的方式。(新浪诗人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