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晁补之
汶阳我昔见苏李,人言吴子归未几。
长啸春风大泽西,却望麻田山万里。
不逢郑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
今年穷巷丝生发,马尾吹风化衣袷。
定知赤鲤蓦波涛,何意黄冠惊仆妾。
琅函万过阴魄悲,心无丹白炉生儿。
山中种芝岂无侣,成都醉眠未当去。
愿从王烈或见呼,试访孙登竟无语。
弃家内愧非此流,此身天地一虚舟。
未应齿豁尘埃里,乞与青精救白头。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一首关于晁补之《赠麻田山人吴子野》的现代文:
午后的暖风缓缓拂过大地,落叶沙沙作响。那位我久已钦敬的诗人,闲庭信步着这片古人过往的山林,随着故友的一则逸闻渐行渐远,让我望见他举目东方的落日和南山的犁汗满颊。
那个昔日名叫“苏李”的地方,依旧存留,可惜山川遥隔,我们的生活变得无迹可寻。他如一位高蹈的隐者,自春风的大泽西长啸而去,投身到遥远的麻田山。在那里,他的背影如烟雾般消失在绵延万里的苍茫之中。
不曾遇见那位郑老溪上的隐者,无法让他捎来朱公路边的米粮。这使我在这陋巷中,感到一种淡淡的忧郁。我吹着马尾,看着秋风渐渐浸透衣衫。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他穿越波涛汹涌的溪流,不期而至的是他头戴黄冠的身影,像一阵疾风掠过我的生活。
他手捧琅函,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那些哀婉的诗句,那深情的旋律如同暮色中的灵魂在哭泣。他的心中没有丹白炉火,没有炉中升腾的青烟。他或许在山中种植芝草,与山鹿为伴;他或许在成都醉眠一梦,任岁月流转。
在这浮世中,他并不属于我。但我想,他仍像那片飘渺的云彩,任天地为他撑起一叶虚舟。虽然岁月已无情地侵蚀着他的面庞,但他还未应许尘埃中的一片青精能救他于白头。
这就是晁补之笔下的麻田山人吴子野,一位遗世独立的诗人形象。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的浪漫和隐逸的情怀,他似乎在告诉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以上就是根据要求所作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