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谒岱祠即事》宋晁补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晁补之

《谒岱祠即事》原文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天行帝出震,其位生物元。

不周偾西北,川乃东南奔。

宁知六鳌死,竟使二山沦。

不有是难倾,孰维大块根。

尝闻周官说,实惟天帝孙。

神灵所镇守,民物斯芘存。

幽明吻一理,有道惟常尊。

不觉下马拜,僮奴亦蹲循。

乃知正直理,足使冥顽敦。

三王有损益,商人所尊神。

明法或不惧,夜行安得逡。

以此辅世教,庶几驱骜民。

暮宿太平驿,不眠虑丝棼。

明朝好天色,万象开胚浑。

势横恒碣尽,支压齐鲁蹲。

五色冒日观,一握通帝阍。

恢拓下嶊嶉,青苍上氤氲。

泉石竞沮洳,烟岚互纷纶。

高举躐风海,深蹯跆火轮。

涛波卷堆阜,一一溟渤吞。

棋枰视井邑,匕箸藏松椿。

碧瓦峙双阙,红墙缭长闉。

愿瞻岩閟客,内涤邪垢魂。

赐臣登绝顶,一览神秀原。

万壑射窈窕,三坛矗嶙峋。

莽不睹项领,何能穷髀跟。

稍稍指凫绎,依依数亭云。

松列大夫爵,鸁识将军坟。

琐屑涧花丽,霏微崖药熏。

广大良有以,奇险安足论。

瑰诡有形上,颓然德弥惇。

得无希夷子,傲世逃深蓁。

亦有黄冠士,相对如麖麏。

此曹啮草木,语道良未闻。

解榻坐中观,洗心驰大钧。

形气要得一,不然随物泯。

是事亦姑置,幽寻聊可勤。

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

又怪玉女井,高绝何由奫。

俯穿斗仙岩,鸟下天壁垠。

侧度五贤堂,熊经背逡巡。

剑石危数履,女萝柔履扪。

挥斥八极远,风来袂轩轩。

寥廓自无梯,犹疑天可宾。

阴谷不敢视,恐落魑魅群。

安得遂独往,身如黄鹄翻。

周流遍五岳,采掇芝英繁。

即欲憩圆峤,或当止昆仑。

众真迎我语,一笑颜玉温。

是中差可乐,子胡恋尘樊。

答此太遗物,身闲犹事君。

重华迹已远,秦汉事方烦。

成功属吾宋,五礼垂后昆。

皇帝二载春,臣备太史员。

紬绎自帝典,颇识康哉言。

泥金白玉字,愿颂无前勋。

有志类韩愈,无书愧文园。

臣发将雪素,臣心犹日暾。

今此在林薮,跳身同玃猿。

徒观众山小,愁绝下天门。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现代文译文:

远远地望见徂徕山云海之间挺拔的身影,奥妙的景象在浩荡元气之中聚散。几息之间便有了千变万化,呈现出与平常迥异的天色,深深地撼动人心。太极定位,震为天,“生物之本”指向西北的周易之理。不周山倒塌,川流奔涌东南,这是天地间的大势。若非此山倾颓,谁能撼动天地之根基?

岱祠曾经听闻周公旦的传说,它实为天帝的子孙。神灵镇守于此,万物赖以生存。幽明之理本为一理,有道是“天下之物,无不尊其则。”(高诗盛赞这种道理使顽石返朴归真)。我也模仿大儒到泰山脚下虔诚礼拜,想要劝世道、挽颓风,也不辜负王法定的严肃局面,触事自儆、爱日惜阴的慎重之旨。晚上我住在这泰山腰间的太平驿馆,思绪万千,无法入眠。

明日将会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泰山的景色恢宏壮阔,日观峰上可俯瞰泰安城。山势高峻,连绵起伏的山峦尽收眼底。日观峰下可俯瞰井邑纵横的泰安城,庙宇亭阁点缀其间。岱祠红墙缭绕在长街之上。我渴望瞻仰岩穴胜景,涤荡内心的邪念。希望皇帝赐臣登顶泰山,一览无余的秀丽景色。

从山脚到山顶,经过重重险阻,才能到达山顶。而登顶之后的美景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山中花木点缀其间,药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我渴望前往圆峤山,或许可以在昆仑山止步。传说中的众仙将与我交谈,一笑颜开如玉般温暖。那里确实令人愉悦,为何还要留恋尘世呢?

总之做官时候是时刻挂念着民生国家的,做回平民百姓也仍旧怀着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王充疏浚旧时洪水的传说就像如今汴河航道不竭之源的河流;鸿雁飞行就如董奉休恬高举之术与被忽略的政治禅让之美德。古人之事已远去不可复得,我们这些后代之人只能“随遇而安”罢了!宋朝建立以来,礼仪制度逐步完善,为宋朝百姓带来了安定有序的生活环境,或许这是得之于朝廷的政策所致吧!

夜宿太平驿馆,独坐沉思,忽有所得,悟道致理;使得朝纲事典重新得以照耀心中世界!过往前贤流露出浓重崇高避世,幽求漫游已久之气渐与烟云同行……神来之笔折射今贤恪守尽忠初心以公持己辅君服务人间与所重于心平衡之术之伟大高尚精神境界!如今臣愿在山林之中寻找这种平衡之术,修身养性以待来日重出江湖!但愿如此罢了!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将登山经历与抒发内心感受融为一体,构思新颖,章韵起伏跌宕,文笔清新自然,诗味浓郁,是作者诗风转变之作。读来令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