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晁补之
午窗垆火不应残,春许花期特地宽。
塞雁初惊池藻暖,谷莺犹怯井梧寒。
未须园里幽寻去,且更楼前远望看。
四牡行春定何日,亦闻钟鼓满城欢。
原诗欣赏:
午窗垆火不应残,春许花期特地宽。 塞雁初惊池藻暖,谷莺犹怯井梧寒。 未须园里幽寻去,且更楼前远望看。 四牡行春定何日,亦闻钟鼓满城欢。
译文:
午后太阳刚刚升起,诗人依然不能打起精神,想来这是春天将到的期待,使得心情舒畅。 春风将到,温暖的气息已经让池塘边芦苇发新芽,甚至引起了大雁的惊鸣,春天的到来是悄然无声的,它的到来会让沉睡的万物苏醒。春风吹过树林,尚且还有些冷冽。谷中黄莺儿初醒,还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 这正应了那句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在催促着人们出去寻找春的消息,领略那满园春色。而现在我们可以不去那么麻烦,只需要再登上城楼前,远望春天的讯息到底如何? 这是谁的驾着四匹雄壮的马儿送来春天的讯息?在我们的盼望中到底何时才来?正在这个时候听说京城因为春天的到来即将呈现一派欢乐景象,真的想来应该是蛮美的! 晁补之是一个情趣雅致之人,这般在意季节的变换、万物的更迭。在自己的诗歌中也从不放过这样的描绘,不管是雪霁之后的好时光,还是春雨绵绵或者秋风起时都不错过去尽情描摹。在这个浮躁的当下对于我们很有启示,就是要留意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在宋朝,国家强盛带来了安定富足的生活状态,使得诗人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心情去欣赏风景和体味季节的变化。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培养了文人诗词歌赋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的生活情趣有了很大提升。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句诗中的情景在我们现在看来都似曾相识。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快速的现代生活节奏、在钢铁森林般的高楼大厦间也常常会让人们产生迷失感,也会经常回忆过往的自然与纯粹的心情、让人越发期待多留心感受和观察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美好瞬间和情感表达!而作者正是那些充满诗意表达中的一份子。如此可见原诗创作所要传达出对于自然景色与生命体验之间情感交融的哲理感悟。
在这个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们需要放慢脚步,感受春天的到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要思考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未来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