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孙承宗简介,孙承宗的诗有哪些

孙承宗作为明代中后期重要诗人,其诗词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继承盛唐气象,诗风雄浑豪迈,尤以边塞题材见长,《高阳集》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等句气魄宏大。在晚明诗坛崇尚性灵的风气中,他坚持'诗以载道'的创作理念,以深沉的家国情怀区别于竟陵派的纤巧文风。其七律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展现出深厚的学养功底。作为军事统帅的独特经历,使其作品兼具文士的典雅与武将的豪情,在明代军旅诗中独树一帜。虽因政治身份使其文学成就长期被低估,但近年学界重新审视其融合儒家诗教与实战体验的创作价值,认为其诗作是研究晚明士大夫精神世界的重要文本。

孙承宗简介

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号恺阳,明末著名军事家、诗人。河北高阳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年间主持辽东防务,修筑关宁锦防线,重用袁崇焕等将领,力抗后金入侵。其诗作多反映边塞军旅生活,风格雄浑悲壮,如《塞上曲》《军中杂咏》等,展现爱国将领的豪情与忧思。崇祯十一年清兵攻破高阳,七十六岁的诗人率家人巷战殉国,谥号"文忠"。著有《高阳集》二十卷,诗文兼具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是明末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孙承宗生平

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高阳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初年以知兵事晋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督师蓟辽,修筑关宁锦防线,重用袁崇焕等将领。崇祯二年(1629)后金兵入关时再度起用,守通州,四年因大凌河之败罢归。十一年(1638)清军攻高阳,率家人守城殉国,谥文忠。其诗多军旅题材,风格雄浑,著有《高阳集》。

孙承宗代表作

明代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代表作有《塞上曲》《蓟门秋思》等。其诗多描写边关风光与将士豪情,语言雄浑苍劲,意境开阔悲壮,展现了明代边塞特有的肃杀之气与家国情怀。如"黄沙百战穿金甲"等句,既具盛唐边塞诗的豪迈,又融入了明末特有的忧患意识。他善用白描手法勾勒塞外景象,通过"孤城""落日""胡尘"等意象,传递戍边将士的孤寂与坚韧。部分作品亦流露出对和平的向往,在刚健诗风中暗藏深沉的人文关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