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梵音》现代郑愁予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现代] 郑愁予

《梵音》原文

云游了三千岁月

终将云履脱在最西的峰上

而门掩着 兽环有指音错落

是谁归来 在前阶

是谁沿着每颗星托钵归来

乃闻一腔苍古的男声

在引罄的丁零中响起

反正已还山门 且迟些个进去

且念一些渡 一些饮 一些啄

且返身再观照

那六乘以七的世界

(啊 钟鼓 四十二字妙陀罗)

首日的晚课在拈香中开始

随木鱼游出舌底的莲花

我的灵魂

不即不离

现代文赏析、翻译

《梵音》赏析与今译

赏析: 诗人以现代诗笔法重构禅意,将"云履"、"托钵"等佛教意象与"六乘以七"的数字禅机并置,形成时空折叠的宗教体验。诗中"舌底的莲花"与"不即不离"的灵魂状态,构成动静相生的修行辩证法。钟鼓四十二字暗合《华严经》四十二字母门,而"一些渡/一些饮/一些啄"的排比,则把日常动作提升为修行仪轨。全诗在"迟些个进去"的留白处,完成从尘世到佛门的诗意过渡。

现代文译文: 漫游了漫长光阴 终于将踏云的鞋履留在极西峰顶 山门虚掩 兽形门环上指纹凌乱 是谁的脚步声落在前阶 是谁循着星斗化缘归来 忽然听见苍劲的男声吟诵 在铜磬的清响中浮现 既然已回到寺前 不妨稍驻 先默念渡世的愿 饮水的禅 啄食的戒 转身重新凝视 那个由六乘七构成的宇宙 (听啊 钟鼓合鸣着四十二字真言) 初夜的诵经随香火升起 木鱼声里绽开舌尖的莲 我的魂魄 悬在若即若离之间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