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过上天竺寺》宋张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栻

《过上天竺寺》原文

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

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

忽漫参龙角,行将混鹿麋。

何年释簪绂,於此独幽栖。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张栻的这首诗描绘了上天竺寺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这种清幽之境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上竺诸天近”,诸天,佛教指神明,这里指上天竺寺里的佛神。张栻在这里把上天竺寺和佛神联系起来,表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而“近”字则暗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他急切地想一睹佛神的真容。

次句“中林万木低”,中林,指上天竺寺的树林。万木低,形容树高林密,苍翠深重,大气磅礴,虽以状物,其实也渲染气氛和烘托诗人心头波澜涌起的敬慕心情。“低”字使深远的森林拉到近前,展现了一幅天地悠阔、神秘深沉的自然图景。诗人跋涉追寻的心灵激动之情暗暗传递给读者。

后两句由低转入高昂,“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意谓虽是在红尘之旁、翠微之中而如同进入了荒寒空寂的雪山西天,这里有幽深的寺宇佛宫,也有如织的香客和深谷山风送来的钟磬之声这里离人间的纷攘远了。荒静清肃,禅意深深,诗人流连其中,心中自是欢喜赞叹。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这种清净幽雅生活的向往。“忽漫参龙角,行将混鹿麋”,龙角,龙,鹿麋,都是动物,这里代指尘世间的种种繁华、虚妄之事。这两句是说诗人忽于山林鹿麋的参差角斗之中而顿悟禅理,抛却一切名利之念而混同于鹿麋一样自在悠闲。“忽漫”二字显出顿悟之速和前尘顿失的醒悟之深。末句“何年释簪绂,于此独幽栖”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感志趣。在他眼中“簪绂”,显出了此地的特别魅力,其荣其贵全非心头所欲而遗于诸景之外也。“于此独幽栖”,借这个期望隐约流露出自己喜悦之余内心的少许苦涩:“即使被驱除抛官出京与此山林永恒隔离终身所愿!也毕竟由于太多的难言之隐而变得遥不可及了。”这也许就是张栻此诗给人们留下的感想吧。

张栻的这首诗在风格上既有古人比兴寄托的传统风范,又有自家沉郁顿挫的新风格。其融经入诗,更显诗味的庄严深长;其语淡而意远;其气韵生动。都是宋代理学诗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