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元结
为君之道,何以为明?功不滥赏,罪不滥刑;谠言则听,谄言不听;王至是然,可为明焉。
《至正》赏析:
这首《至正》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明君的治国之道。诗人通过设问开篇,直指为君之道的核心问题——如何才算明君。诗中"功不滥赏,罪不滥刑"八字,道出了赏罚分明的治国要义,既不能因私废公滥施恩赏,也不可因怒滥刑。后两句"谠言则听,谄言不听"则点明明君当有的纳谏态度,要善于听取正直谏言,拒绝阿谀奉承。末句"王至是然,可为明焉"以肯定语气作结,表明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君王方可称为明君。全诗语言质朴却内涵深刻,体现了诗人作为政治诗人的敏锐洞察力。
现代文译文: 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算明智? 功劳不随意奖赏,罪过不滥用刑罚; 正直的谏言就听取,谄媚的话语就拒绝; 君王能做到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明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