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攲眠》宋王安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王安石

《攲眠》原文

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

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现代文赏析、翻译

《攲眠》赏析

这首五律展现了诗人晚年隐居钟山时的生活剪影。诗人以"攲眠"(斜倚而眠)的闲适姿态,勾勒出一幅月夜幽居图。

首联"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中,"翠幕"喻指苍翠山峦如帷幕般舒展,诗人斜卧榻上,月光只照亮半张床榻,暗示夜深人静。一个"卷"字活化山势,与"攲"字形成空间呼应。

颔联"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运用通感手法:松涛声带着秋夜的清寂,荷香裹挟初秋凉意。"悲"字非真悲,实写松声之清越;"馥"字则传神捕捉夏秋之交的特有气息。

颈联转入情思,"清话"指与友人的高谈阔论,"幽期"暗含归隐之志。尾联"扁舟"意象透露出世之想,但"懒衣裳"的细节又显露出随遇而安的淡泊,这种矛盾心理正是晚年诗人"仕隐两忘"的真实写照。

全诗以时间为暗线,从入夜写到更深,景物由视觉(翠幕、月光)渐转为听觉(松声)、嗅觉(荷香),最终归于心理活动,体现宋诗"以理趣胜"的特点。四联之间,诗人的隐逸之乐与用世之志形成微妙张力,在闲适的表象下暗藏波澜。

现代文译文: 苍翠的山峦如卷起的帷幕在东冈舒展, 我斜倚而眠,月光只照亮半边床榻。 松涛声在长夜里显得格外清寂, 荷花香气裹着初秋的微凉阵阵袭来。 那些清雅的言谈并非没有寄托, 幽居的誓约我始终铭记心间。 一叶扁舟分明就在眼前等候, 却终究懒得整理衣裳启程远游。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