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王安石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
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
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赏析
这首七律展现了诗人晚年对仕途的深刻反思与超脱心境。诗人以自嘲口吻回顾一生,将少年抱负与晚岁感悟形成鲜明对比。
首联"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以"坦涂"与"崎岖"的意象对比,道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诗人年轻时以为功名之路平坦通达,却不知世事艰难如许。这种认知转变暗含了北宋变法失败的切身体验。
颔联用典精妙,"草庐有客歌梁甫"暗指诸葛亮隐居待时,"狗监无人荐子虚"反用司马相如得荐典故。两处典故形成强烈反差:前者是待时而动的贤士,后者是怀才不遇的才子,诗人显然自况后者,表达政治失意之情。
颈联笔锋一转,展现超然境界。"解玩山川消积愤"以山水疗愈政治创伤,"静忘岁月赖群书"借典籍忘却尘世烦忧。这两句勾勒出诗人晚年寄情山水、潜心学问的生活状态,动词"解玩"与"静忘"用得尤为精当。
尾联回应诗题中的"见送"场景,"惭君枉盖如平昔"表达对友人厚待的惭愧,"不笑谋生万事疏"则是自我解嘲。一个"疏"字既指谋生能力的欠缺,也暗含对世俗功名的疏离,展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通达。
全诗情感跌宕,从少年壮志到现实挫折,从怀才不遇到超然物外,最后归于平和自嘲。诗人以精炼的语言完成了一次精神自叙,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典型的心路历程。
现代文译文: 年少时总以为功名之路平坦如砥, 哪知涉足世事才知最是崎岖难行。 草庐中尚有隐士高歌《梁甫吟》, 可叹狗监无人举荐我这"子虚"之才。 徜徉山水间消解胸中郁结愤懑, 静坐忘年岁全赖满架诗书相伴。 惭愧诸君仍如往昔般驱车造访, 不嘲笑我谋生之道百事都荒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