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王安石
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
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还。达如周召,究似丘轲,祗个山山。
《诉衷情·五之二》现代文译文: 头戴素巾手持藜杖漫步白云间,兴致来时便登高望远。回首往昔岁月恍如梦境,也曾乘坐朱轮华盖车马喧阗。尘世纷扰原是自寻烦恼,天性最爱这份悠闲。再不愿回到从前。即便功业如周公召公般显赫,学问似孔子孟子般深远,终究不如眼前这青山叠嶂令人心安。
赏析:
这首词展现了诗人晚年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通过三组对比层层递进:
一、空间对比 "白云间"与"华毂丹"形成鲜明对照,前者是隐逸山林的素朴形象,后者暗指昔日宰相的显赫排场。"练巾藜杖"的简朴与"华毂"的奢华构成视觉反差,暗示人生选择的变化。
二、心境对比 "尘自扰"与"性长闲"揭示内在转变,从"追思往昔"的感慨到"更无还"的决绝,完成精神蜕变的过程。动词"跻攀"既实指登山,又隐喻对精神高度的追求。
三、价值对比 末句最具张力,将儒家推崇的圣贤(周公、孔子)与自然山水并置,用"祗个"(只不过)轻描淡写地颠覆传统价值排序。四个"山"字连用,既模拟山峦叠嶂的视觉形象,又通过重复强化隐居之志。
全词以47字浓缩了从庙堂到山林的转变历程,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暗含对功名价值的解构。三个"如"字排比最终归于"山山"的质朴,体现诗人晚年"绚烂归于平淡"的哲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