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皎然
萧萧鸣夜角,驱马背城濠。
雨后寒流急,秋来朔吹高。
三山期望海,八月欲观涛。
几日西陵路,应逢谢法曹。
《送刘司法之越》赏析
这首送别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听觉与视觉的交织,勾勒出一幅苍茫的送别图景。首联"萧萧鸣夜角,驱马背城濠"以角声与马蹄声开启别离场景,城濠边的背影暗示着即将远行的主题。诗人选取"萧萧"这一拟声词,既摹写角声之凄清,又暗含离情之萧瑟。
颔联"雨后寒流急,秋来朔吹高"转入自然景象的描写,秋雨后的寒意与北风的凛冽,既是实景描摹,又暗喻仕途艰辛。诗人巧妙地将气候特征与行路艰难相联系,使景物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颈联"三山期望海,八月欲观涛"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远方。三山与海涛的意象组合,既点明友人赴任之地越州的特色,又以开阔的视野冲淡了离别的愁绪。八月观涛的期待,更添几分豪迈之气。
尾联"几日西陵路,应逢谢法曹"以西陵古渡和谢灵运的典故作结,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又以历史上著名的谢法曹来期许友人的前程。这种用典不露痕迹,使送别之情更显含蓄深远。
现代文译文: 秋夜里号角声萧萧回荡, 你驱马离开护城河旁。 骤雨初歇寒流更急迫, 北风呼啸秋意正苍茫。 遥望三山将见东海阔, 八月时节可赏浪涛狂。 此去西陵需多少时日? 料想能遇谢公般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