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短歌行》唐皎然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皎然

《短歌行》原文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萧萧烟雨九原上,

白杨青松葬者谁。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短歌行,

短歌无穷日已倾。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

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现代文赏析、翻译

《生死观照中的禅意觉醒——诗人<短歌行>三重境界探析》

这首充满佛理禅思的诗歌展现了诗僧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全篇以"生死"为枢轴,构建起三重递进的精神世界。

第一境"烟雨苍茫"(前六句),诗人以九原坟茔的萧瑟景象起兴,白杨青松掩映的墓冢消弭了贵贱差别。这里"同一尘""同一指"的并置,既是对庄子齐物论的化用,又暗含佛教"诸法平等"的教义。浮云流水之喻,将生命无常的佛理转化为诗意意象。

第二境"古今怅惘"(中四句),"短歌行"的突然插入形成时空断裂。邺宫梁苑的盛衰与春草秋风的轮回,构成历史虚无与自然永恒的强烈对比。诗人以"徒有名"解构功业,用"伤我情"袒露凡心,在矛盾中展现修行者的真实心境。

第三境"悟空超越"(末两句),诗人最终指向佛教的终极解脱。"金仙侣""空王"的称谓,将佛法修行具象化为可效仿的典范。"无死生"的顿悟,既是对首句"若不死"的呼应,更是对全篇生死之问的圆满解答。

译文: 若古人真能不死不灭 我又何须黯然神伤 看那九原上烟雨迷蒙 白杨青松间埋葬着何人 尊贵贫贱终归尘土 生死不过弹指瞬间 人间万事皆如此 与浮云流水有何差异 这首短歌啊 唱不尽时光已西沉 邺宫梁苑空留虚名 春草秋风刺痛我心 为何不学金身罗汉 参透空王无生无灭的至境

此诗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佛理与诗情的有机融合。诗人将"诸行无常"的佛教义理,通过九原坟场、历史遗迹等意象自然呈现,最终升华为"悟空"的宗教体验。在结构上形成"现象观察—情感抒发—哲理超脱"的完整闭环,体现了诗僧作品特有的思想深度与审美特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