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王安石
风玉萧萧数亩楸,箨龙名为道人留。
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
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
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
【现代文译文】 数亩楸林间风拂碧玉般萧萧作响, "箨龙轩"的雅号是为修道者而留。 不必向外乞米供养方外高人, 只需敞开轩窗共赏山水清幽。 此地可有七贤般人物谈笑傲世? 何时能如六逸般酬唱畅游? 岁月渐侵衰暮却心无挂碍, 仍保持着子猷那般高洁风流。
【原创赏析】 这首题壁诗展现了诗人晚年淡泊超脱的心境。全诗以"箨龙轩"为切入点,通过多重意象的并置,构建出一个清雅绝尘的精神世界。
首联以"风玉萧萧"的听觉意象开篇,楸树林的飒飒声与"箨龙"(竹笋)的命名形成自然与人文的呼应。"道人留"三字暗含对主人超凡品格的肯定。颔联转折巧妙,"不须乞米"化用颜回典故,反衬出主人自足的精神境界,"开轩胜游"则展现文人雅趣。
颈联连用"七贤""六逸"两组历史典故,以问句形式表达对魏晋风度的追慕。"谁笑傲""自赓酬"的设问,实则是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呼唤。尾联尤为精彩,"侵寻衰境"与"心无著"形成强烈对比,最终以王子猷(王徽之)的典故收束,既暗合王氏家学渊源,又彰显了不拘礼法、任诞自适的生命态度。
全诗用典精当而不晦涩,语言清峻中见深沉,在空间(楸林、轩窗)与时间(七贤、六逸)的双重维度中,完成了对隐逸精神的立体塑造,体现了诗人晚年诗风"简淡而深婉"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