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王安石
空余一丹旐,无复两朱轓。
寂寞蒜山渡,陂陀京口原。
音容归绘画,才业付儿孙。
尚有故人泪,沧江相与翻。
《苏才翁挽辞二首其一》赏析
这首挽诗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对逝者的深沉悼念。首联"空余一丹旐,无复两朱轓"通过灵幡与车驾的今昔对比,瞬间营造出阴阳两隔的悲凉。颔联选取蒜山渡与京口原两个典型场景,"寂寞"与"陂陀"的意象叠加,使哀思具象化为苍茫的山水画卷。
颈联"音容归绘画,才业付儿孙"转入对逝者精神遗产的追思,画中遗容与家学传承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尾联"沧江相与翻"以奔腾江水喻滔滔泪雨,将个人悲痛升华为天地同悲的意境,江水与泪水交融的意象,既是对逝者的深情告别,也是对生命永恒的思考。
全诗结构严谨,由物及人,由景入情,在时空转换中完成对逝者的立体追忆,体现了诗人晚年诗风沉郁顿挫的特点。
现代文译文: 只剩下一面招魂的丹旐飘扬, 再也看不见你朱漆的车驾往返。 蒜山渡口笼罩着无边寂寥, 京口原野延展着起伏的哀伤。 你的音容笑貌永驻画绢之上, 毕生才学已托付给儿孙承传。 还有老友为你洒落的泪水, 正随着苍茫江水起伏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