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杂咏八首其一》宋王安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王安石

《杂咏八首其一》原文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

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

近迹以观之,尧舜亦泥沙。

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万物与我本是一体, 九州四海原为一家。 秋毫之末不算微小, 边陲之地不觉遥远。 不辨寿命长短之别, 不分贫富与赊欠。 忘却机心方得大道, 真道不避世间繁华。 就近处观察历史, 尧舜功业终成泥沙。 庄子早言此中真意, 世人却道是虚夸。

【原创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集中体现了诗人融合儒道的哲学思想。全诗以"一体观"贯穿始终,开篇即以"万物一体"的宏大视角确立宇宙观,继而将空间概念(秋毫、徼外)、生命价值(寿夭)、物质观念(贫赊)全部纳入相对论的哲学框架。

诗中"忘心乃得道"一句堪称诗眼,既暗合庄子"坐忘"思想,又体现作者"不避纷华"的入世态度。这种既追求超脱又不弃尘世的矛盾统一,正是诗人作为政治改革家的独特精神气质。尾联借尧舜功业终归虚无的意象,与庄子哲学形成跨时空对话,而"世以为夸"的结语,则流露出对世俗认知局限的淡淡嘲讽。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由空间到时间的递进式结构,通过"秋毫-徼外""寿夭-贫赊"等对立概念的并置消解,最终达成"尧舜亦泥沙"的终极解构。全诗语言简净而意蕴深远,充分展现了北宋理学诗"理趣"与"意象"完美结合的特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