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王安石
升也初见我,肤腴仍洁白。
今何苦而老,手脚皴以黑。
闻有道人者,於今号禅伯。
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
汝观青青枝,岁寒好颜色。
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
【现代文译文】 初次见你时,肌肤丰润如雪般洁白, 如今为何这般憔悴,手脚皴裂黝黑? 听说有位修道之人,如今尊称禅门尊宿, 用一句机锋撩拨你,西归时瘦若枯柴。 且看那青翠松枝,岁寒时节愈显风骨, 这青松原也有心,何须与庭前柏树争高?
【诗歌赏析】 这首赠僧诗展现了诗人晚年炉火纯青的诗艺,通过三重对比构建出深邃的禅理:
1. 时空对比的张力 开篇"肤腴洁白"与"皴黑"的今昔对照,既写僧人形貌变化,又暗喻修行历程。这种强烈反差为后文禅理讨论埋下伏笔。
2. 禅机对话的妙用 "嬲汝以一句"生动再现禅宗机锋相斗的场景,而"瘦如腊"的夸张比喻,既调侃过度苦修,又暗示执着形相之弊。
3. 自然意象的升华 末四句笔锋突转,以岁寒松柏作喻:青松"有心"却不着相,既是对僧人的开解,也体现诗人融合儒释的思想——松柏之志本在凌霜,何须与庭前俗柏较短长?
全诗在调侃与严肃间取得精妙平衡,用家常语说究竟法,正是诗人晚年诗风"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典型体现。其中对修行执着的破除,与《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智慧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