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金山寺》宋曾巩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曾巩

《金山寺》原文

尘外岧巉鹫岭宫,架虚排险出青红。

林光巧转沧波上,海色遥涵白日东。

夜静神龙听呪食,秋深苍鹘起搏风。

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回廊顾盼中。

现代文赏析、翻译

《金山寺》现代文译文:

远离尘嚣的险峻鹫岭上, 凌空架起的殿宇在云雾间透出青红。 林间光影巧妙地跃动在江波之上, 东海曙色遥遥映照着初升的朝阳。 夜深时神龙静静聆听诵经声, 深秋里苍鹰逆风展翅翱翔。 连通荆楚控扼巴蜀的长江, 都在这回廊的一望之间尽收眼底。

赏析:

这首七律以金山寺为观景台,展现了诗人俯瞰长江的壮阔视野。全篇采用"由近及远,自下而上"的立体视角:首联写寺庙本身的险峻构造,以"架虚排险"突出其凌空之势;颔联将视线延伸至江面与东海,用"巧转""遥涵"形成光影流动的视觉效果;颈联转入听觉与动态描写,夜间诵经与秋日鹰翔形成时空对照;尾联以"回廊顾盼"收束,将千里长江纳入方寸回望之间。

艺术手法上,诗人善用虚实相生:实写寺观建筑,虚写龙听梵音;实拍江景,虚接海色。色彩运用尤为精妙,"青红"与"白日"形成冷暖对比,"沧波"与"海色"构成深浅层次。尾联"连荆控蜀"四字,以地理意象浓缩长江的战略意义,而"回廊顾盼"又将宏阔江山拉回个人视角,体现宋代文人"以小见大"的审美趣味。全诗在空间转换中完成时间流转(晨昏交替、春秋更迭),最终在回廊的方寸之地,实现了对万里江山的诗意占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