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访古仙岩杜法师》宋曾巩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曾巩

《访古仙岩杜法师》原文

杜君袖衔丹砂书,一顾诃斥百怪除。

声如翻河落天衢,四方争迎走高车。

方瞳秀貌白须垂,买船东南寻旧居。

石岩天开立精庐,四山波澜势争趋。

君琴一张酒一壶,笑谈衮衮乐有余。

我今归来尚踟蹰,羡君决发真丈夫。

现代文赏析、翻译

《访古仙岩杜法师》现代文译文:

杜法师袖中藏着朱砂写就的道书, 一个眼神就能呵退世间百种妖魔。 他的声音如天河倾泻贯穿云霄, 四方百姓争相迎接他华贵的车驾。 方正的瞳仁衬着清秀面容,银须垂落胸前, 买舟向东南去寻访昔日的居所。 天然石崖忽然洞开现出精修道庐, 四周山势如波涛奔涌争相朝拜。 他只需一张琴、一壶酒相伴, 谈笑间尽是洒脱快意。 而我如今归来仍徘徊不定, 真羡慕他能如此决断,方显大丈夫本色。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展现了诗人对杜法师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诗歌通过三个层次展开:

首先(前四句),诗人以夸张手法塑造杜法师的神异形象,"丹砂书"暗示其道家身份,"诃斥百怪"展现超凡能力,"声如翻河"的比喻更强化其震慑力。

其次(中四句),描写杜法师的归隐生活。从"方瞳秀貌"的外貌描写,到"买船东南"的行动,再到"石岩天开"的奇景,层层递进展现其仙风道骨。"四山波澜势争趋"的拟人手法尤为精妙。

最后(末四句),通过简朴的"琴酒"意象与"笑谈衮衮"的对比,凸显杜法师的精神富足。结尾处诗人的"踟蹰"与对"真丈夫"的赞叹,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对逍遥人生的向往。

全诗笔法雄健,想象奇崛,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虚实相生,既展现了道教人物的神秘色彩,又暗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