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曾巩
于陵为人灌园蔬,我今园地不自种。
惰慵苟恃乡井助,缓急孰与朋友共。
支离有疾上虽恕,陈平不事家焉用。
著书傥得一言利,长者或许酬内讼。
《种园》赏析
这首七律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与处世哲学。诗人以"种园"为喻,通过对比古人亲力亲为与自身依赖他人的不同,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于陵为人灌园蔬,我今园地不自种"以古代隐士于陵子亲自浇灌菜园为对照,反衬自己不再亲自耕种的现状。这种对比既写实又具有象征意义,暗示着诗人从实务转向精神追求的转变。
颔联"惰慵苟恃乡井助,缓急孰与朋友共"坦诚地承认自己依赖邻里帮助的懒散,同时流露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这里的"缓急"二字尤为精妙,既指农事的松紧节奏,又暗喻人生际遇的起伏变化。
颈联"支离有疾上虽恕,陈平不事家焉用"借用历史典故自况。前句以庄子笔下支离疏的残疾自喻老病,后句以陈平不理家事却成就大业为例,表明自己虽不事生产却另有追求。这种用典既显学识,又见豁达。
尾联"著书傥得一言利,长者或许酬内讼"道出诗人真正的志趣所在。他将著书立说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即使只言片语有益于世,也能慰藉内心的矛盾。这里的"内讼"二字尤为深刻,揭示了知识分子内心的自我审视与价值焦虑。
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通过日常农事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诗人以平和淡泊的笔调,书写出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问,体现了宋诗"理趣"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