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曹松
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
况是分岩眼,同来下石瓶。
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
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
《观山寺僧穿井》赏析
这首诗以僧人凿井为切入点,展现了禅意与自然交融的独特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寻常的凿井场景升华为富有禅意的精神图景。
现代文译文: 云雾缭绕的僧人开凿山井, 清冷的碧水映照在中庭。 何况这是从岩缝中分出的泉眼, 众人一同放下石瓶取水。 井边的凿痕终将被苔藓覆盖, 圆形的井影倒映着澄澈的星辰。 在奇异的夜晚,天龙蛰伏之时, 应当能听到讲说贝叶经的声音。
赏析: 首联"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以"云僧"开篇,既点明僧人身份,又暗示其超然物外的气质。"寒碧"二字精妙,既写井水清冷之色,又暗含禅意之净。颔联"分岩眼"与"下石瓶"的对应,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颈联"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最具禅意,将时间的流逝(凿痕生苔)与空间的永恒(井映星辰)巧妙结合。尾联突然转入神秘意境,"天龙蛰"与"说叶经"的意象组合,使全诗意境骤然升华,从具象的凿井场景跃入玄妙的禅理世界。
全诗以井为镜,照见禅心。诗人通过"凿痕-苔藓"、"圆影-星辰"等意象的转换,暗示佛法永恒而世事无常的哲理。尾联的"天龙听经"更是将禅意推向极致,让寻常的凿井之事具有了超凡脱俗的宗教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