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周密
当年食粥老尚书,乞米长安李大夫。
饥死只今谁裹饭,可怜曼倩羡侏儒。
《鲁公乞米帖》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比古今贫士的境遇,深刻揭示了士人尊严与生存困境的矛盾。诗中"食粥老尚书"与"乞米李大夫"形成双重意象,既指唐代颜真卿的《乞米帖》典故,又暗喻历代清贫文人的共同命运。
后两句笔锋陡转,以"饥死谁裹饭"的诘问将诗意推向高潮,而"曼倩羡侏儒"的典故运用尤为精妙。东方朔(曼倩)作为智慧象征却羡慕能吃饱的侏儒,这种反讽手法将知识分子的精神傲骨与物质窘迫的撕裂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在28字中完成时空跨越,以简驭繁地构建出中国文人亘古未变的精神困境。
现代文译文: 当年那位喝粥度日的白发尚书, 还有长安城里借粮的李姓大夫。 如今饿死之人可有谁收殓埋葬, 可笑那东方朔竟羡慕起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