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周密
燕翎谁寄愁笺,天涯望极王孙草。新烟换柳,光风浮蕙,余寒尚峭。倚杖看云,翦灯听雨,几番诗酒。叹长安倦客,江南旧恨,飞花乱、清明后。
堤上垂杨风骤。散香绵、轻沾吟袖。曲尘两岸,纹波十里,暖蒸香透。海阔云深,水流春远,梦魂难句。问莺边按谱,花前觅句,解相思否。
《水龙吟·次陈君衡见寄韵》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婉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暮春怀人的愁绪画卷。上阕开篇即以"燕翎谁寄愁笺"设问,将思念之情托付于飞燕,却不知愁绪能否送达。"天涯望极"的远眺与"王孙草"的典故,暗含了离别的怅惘。词人通过"新烟换柳"等暮春景物的描写,营造出时光流转而寒意未消的意境。"倚杖看云"等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却又透露出几许寂寥。
下阕转入对江南春景的细腻描绘。"垂杨风骤"的动态与"香绵轻沾"的柔美形成对比,将春风拂柳的意境写得灵动非常。"曲尘两岸"以下数句,以开阔的笔调描绘水乡春色,却又在"海阔云深"处突然转折,引出"水流春远"的怅惘。结尾三问,将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推向高潮,余韵悠长。全词情景交融,在婉约中见深沉,展现了诗人词作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色。
现代文译文:
谁能托付飞燕捎去这满纸愁绪? 极目天涯只见萋萋芳草忆王孙。 新生的柳烟替换了旧时模样, 和风中浮动着蕙草的芬芳, 残余的寒意仍透着料峭。 拄着手杖静观云卷云舒, 剪亮灯花聆听夜雨潇潇, 多少回把酒吟诗度良宵。 可叹我这长安倦游之客, 总难忘江南往日的遗恨, 清明过后乱红飞舞更添寂寥。
堤岸上垂杨忽遇疾风摇荡, 飘散的柳絮轻轻沾上吟诗的衣袖。 两岸柳色如曲尘泛起新绿, 十里波纹荡漾着暖意, 蒸腾的花香浸透衣裳。 海天辽阔云层深杳, 春水奔流去向远方, 连梦魂都难将诗句续上。 试问那按着曲谱啼唱的黄莺, 在花丛前寻觅佳句的诗人, 可懂得如何消解这刻骨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