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苦怀六首 其一》宋郑思肖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郑思肖

《苦怀六首 其一》原文

我行荒野间,风埃苦浩浩。

嗟汝后生者,惟恐不见老。

世事如霜木,颜色尽枯槁。

愁来不即死,反为命所恼。

今人真小儿,语话尚痴倒。

不辨亲与仇,得食即为好。

焉知父母心,茹痛伤怀抱。

难报三春晖,满地皆芳草。

现代文赏析、翻译

《苦怀六首·其一》现代文译文:

我独行于荒芜的野地, 风沙漫天,苦不堪言。 可叹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只担忧自己活不到老年。

人间万事如经霜的树木, 全都失去了生机颜色。 忧愁袭来却不能速死, 反被这命运百般折磨。

现今之人真如孩童般幼稚, 说话行事都颠倒错乱。 分不清谁是亲人谁是仇敌, 得到食物便以为是好汉。

他们怎懂得父母的心, 正忍着剧痛暗自神伤。 难以报答春日般温暖的爱, 看那遍地都是报恩的芳草。

赏析:

这首《苦怀六首·其一》展现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与悲悯。诗人以"荒野""风埃"起兴,营造出苍凉孤寂的意境,暗示着时代的荒芜与人心的迷失。

诗中运用多重对比手法:将"后生者"的短视与"霜木"般的世事对比;将"今人"的幼稚与"父母心"的深沉对比;将"三春晖"的温暖与"茹痛"的内心形成反差。这些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痛心。

"不辨亲与仇,得食即为好"一句尤为犀利,直指人性沦丧、价值混乱的社会现实。而结尾"满地皆芳草"的意象,既暗含对孝道的呼唤,又以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反衬人情的淡漠,余韵悠长。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力道千钧,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饱含对传统伦理的坚守,体现了宋末遗民诗人特有的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