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郑思肖
天道何冥冥,委形辟空杳。
旷劫土坦平,冲气蔼云杪。
不入禹封疆,拓地八荒表。
空洞无边涯,一切境界小。
骨柔春香浓,目绀夜光瞭。
洪荒上古前,命不为愁剿。
卑哉苍生愚,役心颜貌愀。
窗猴狂摇摇,野马走扰扰。
髓竭冲融膏,渴命竟枯夭。
奚不来此邦,软坐廓幽眇。
刳刷膏肓俗,涤濯肺腑皎。
骋驾无可游,一生事足了。
《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现代文译文:
天道何其幽远深邃,将形体托付于虚空缥缈。历经万劫依然土地平坦,元气氤氲直达云端。这里不在大禹划分的疆域之内,开拓的疆土直达八方荒远。空灵境界没有边际,相比之下世间一切境界都显得渺小。骨骼柔软如沐春风芬芳浓郁,眼眸湛蓝在夜色中分外明亮。仿佛回到洪荒上古之前,生命不受忧愁侵扰。可叹凡尘俗子愚昧,劳心费神面容憔悴。像窗边猴子般狂躁摇摆,似原野奔马般纷乱不安。精髓耗尽元气枯竭,干渴的生命终至枯萎夭折。为何不来这醉乡乐土,安然端坐于辽阔幽远之中?剔除深入膏肓的俗念,洗涤内心使之皎洁清明。纵使驰骋也无处可去,在此一生心愿已足。
赏析:
这首《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集中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三个层次展开:
艺术手法上,诗人善用对比(醉乡与现实)、意象叠加(云杪、洪荒等)和身体隐喻(骨柔、目绀等),构建出一个既虚幻又真实的理想国。在宋末动荡的背景下,这种醉乡书写实则是诗人对现实失望后的精神避难所,体现了宋遗民特有的精神坚守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