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爱竹歌》宋郑思肖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郑思肖

《爱竹歌》原文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现代文赏析、翻译

《爱竹歌》现代文译文: 这位君子的气节何其卓绝, 让人爱慕得难以割舍。 寻遍山水有竹的地方, 哪管主人相识不相识。 从早到晚看也看不够, 碧绿光华沁透我双眸。 待到心境空明归去时, 它便挺立化作美玉留。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展现了诗人对竹子近乎痴迷的热爱。诗人以"此君"尊称竹子,开篇即点明爱竹缘由在其"伟特"气节。中间四句通过"遍造山水"的寻访、"朝朝暮暮"的观赏,层层递进地表现痴迷程度。尾联突然转折,将实体的竹升华为精神象征——当心灵达到空明境界时,竹子便化作永恒的美玉。这种物我交融的描写,既体现了宋代文人"格物致知"的审美追求,又暗含了儒家"比德"的传统。诗中"不问主人"的洒脱与"透双目"的沉醉形成有趣对比,最终在"化为玉"的意象中完成对君子品格的礼赞。诗人借竹明志的艺术手法,使这首咏物诗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