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赏析
这首七律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山村的田园画卷。诗人通过对茅山石涵村舍的追忆,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深切眷恋。
首联"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开篇点题,以"十亩山田"的具象描写,带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与亲切。一个"谙"字,道尽诗人与此地风俗人情的深厚渊源。
颔联"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转入细节描写,白艾与春燕、青桑与晚蚕的意象组合,既展现季节特征,又暗含农事时序。帘前篱上的生活场景,流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颈联"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拓展空间维度,采茶、沽酒的日常活动在云暖月明的背景下更显诗意。动词"来""过"的运用,使画面充满动感与生活情趣。
尾联"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以景结情,秋日的红树碧潭不仅是眼前实景,更是诗人归思的寄托。"萧萧"一词既描摹秋声,又暗含惆怅,余韵悠长。
全诗以白描手法,通过山田、村舍、采茶、沽酒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祥和的田园世界。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现代文译文: 十亩山田紧邻石涵边, 这里的风俗旧日已熟谙。 门帘前的白艾惊飞春燕, 篱笆上的青桑等候晚蚕。 暖云时节去岭北采茶, 明月夜里到溪南买酒还。 陵阳秋色将尽思归切, 红叶萧萧飘落碧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