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邢州叙述三首 其三》明归有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归有光

《邢州叙述三首 其三》原文

为令既不卒,稍迁佐邢州。

虽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

过家葺先庐,决意返田畴。

所以泣歧路,进止不自由。

亦复恋微禄,俶装戒行舟。

行行到齐、鲁,园花开石榴。

舍舟遵广陆,梨枣列道周。

始见裁苜蓿,入郡问骅骝。

维当抚彫瘵,天马不可求。

闾阎省徵召,上下无怨尤。

汝南多名士,太守称贤侯。

戴星理民政,宣风达皇猷。

郡务日稀简,吾得藉馀休。

闭门少将迎,古书得校雠。

自能容吏隐,退食每优游。

但负平生志,莫分圣世忧。

伫待河冰泮,税驾归林丘。

现代文赏析、翻译

《邢州宦游者的精神突围》

诗人在这首诗中构建了一个古代士大夫的精神图谱。开篇"为令既不卒"四句,以地理空间的转换暗示心理落差,邢州虽近京畿,对诗人而言却如投荒湘水,这种空间感知的错位折射出仕途的失意。

诗中"泣歧路"与"恋微禄"的自我剖白尤为动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在仕隐之间的永恒困境。石榴花开、梨枣列道的旅途风物,恰成反衬,愈显诗人内心的苍凉。当诗人写到"抚彫瘵"而"天马不可求"时,已从个人感伤升华为对民生疾苦的观照。

全诗最见功力处在于将宦海沉浮转化为精神修炼。"闭门校雠"的细节,昭示着诗人如何在公务之暇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结尾"伫待河冰泮"的意象,既是对归隐的期待,更是对生命自由的终极向往。诗人以节制而深沉的笔调,完成了从宦游者到精神隐者的身份转换。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