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皮日休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赏析
诗人此诗以追和清远道士诗为引,构筑了一幅隐逸山林的超然图景。全诗可分三个层次:首四句点明避世之志,中十二句铺陈山寺奇景,末六句抒发慕道情怀。
"成道自衰周"四句,以历史纵深开篇,将个人选择置于周汉更迭的宏大背景中。诗人用"荆杞"与"烟霞"的意象对比,暗示虽世道艰险,仍有栖身之所。"石涩古铁鉎"至"白云次第散"十二句,笔锋陡转,以工笔细描虎丘寺周遭景物。铁锈般的山石、迷蒙的岚霭、幽径松脂、孤岸蘋沫,共同构成神秘幽深的意境。尤其"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一联,以地理奇观展现造化神工,将狭小岩缝与浩瀚海天并置,形成强烈的空间张力。
末段"蟾蜍生夕景"六句,由景入情。诗人以蟾蜍喻月,沆瀣指露,在晨昏交替中感悟道法自然。"风日采幽什"二句,既是对清远道士的致敬,也暗含自身创作追求。结句"显晦虽不同"的自谦之语,实则彰显了其"一咏三叹"的诚挚诗心。
现代文译文: 得道之人自周朝衰微时便已存在, 避世者穿越炎汉乱世寻求安宁。 荆棘丛生虽说是前路阻碍, 云霞深处仍可容身遁形。 这山峦确实充满灵异气象, 令我心怀舒畅尽情游赏。 山石斑驳如古铁生锈, 雾霭浓重似轻尘弥漫。 松脂浸润幽静小径, 浮沫附着孤独岸汀。 藤萝如帷帐使林间晦暗, 群鸟似陶匏鸣声杂乱。 岩缝仿佛大地的中心, 海光映照半壁苍穹。 黑猿列队回归洞穴, 白云依次消散天边。 明月升起装点暮色, 朝露残留清新晨光。 和风丽日采集幽隐诗篇, 文人墨客效法灵秀文章。 可叹我仰慕这般文采, 每吟诵必再三感叹。 显达与隐逸虽然殊途, 此诗大致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