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慧严永长老赞》宋李之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之仪

《慧严永长老赞》原文

我昔同登法云地,道场不异耆闇山。

指出后身自在通,当日曾闻新受记。

秀眉明目坏色衣,谁其写成比丘相。

只这便是紫金容,在在处处咸恭敬。

现代文赏析、翻译

《慧严永长老赞》赏析

这首赞诗以佛门因缘为线,勾勒出一位高僧的修行证悟历程。诗人通过三重境界的递进展现,将慧严永长老的修行成就与庄严法相娓娓道来。

首联"法云地"与"耆闇山"的意象并置,既暗示长老修行已达菩萨十地中的第九地,又以印度佛教圣山喻其道场之庄严。诗人以"同登"二字巧妙建立与长老的法缘联结,为后文埋下伏笔。颔联转入转世因缘的玄妙境界,"后身自在通"五字道破长老已证轮回自在的修行境界,"新受记"的典故更暗示其获得佛陀授记的殊胜因缘。

后两联笔锋转向法相庄严的刻画。"秀眉明目"与"坏色衣"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长老清净无染的内心境界,又符合比丘威仪。尾联"紫金容"的佛经典故尤为精妙,将寻常比丘相升华为佛陀三十二相之庄严,而"在在处处咸恭敬"的结语,既是对长老德行的礼赞,也暗含佛法无处不在的深意。

现代文译文: 往昔我们曾同登法云圣境, 道场庄严不逊耆闇佛山。 您已证得转世自在神通, 当年亲闻佛陀新授记言。 秀眉朗目身着坏色僧衣, 何人绘就这般比丘圣颜? 当下即是紫磨真金法相, 所在之处众生皆生敬虔。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