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元祐末宿秋试院曾和王敏父四诗是时以疾先出院方欲出而未得况味有类今日追用前韵再赋四首 其四》宋李之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之仪

《元祐末宿秋试院曾和王敏父四诗是时以疾先出院方欲出而未得况味有类今日追用前韵再赋四首 其四》原文

十年三拜东门敕,长是寻灯濯污裾。

赢得平安题报历,不妨朋友校残书。

歌传鹊鼠非行路,咏入乌狐愧大车。

物物背驰将老矣,定知身世欲何如。

现代文赏析、翻译

《十年三拜东门敕》赏析

这首七律以"十年三拜"起笔,勾勒出诗人宦海浮沉的轨迹。"东门敕"暗指朝廷诏命,"三拜"则凸显其仕途多舛。颔联"寻灯濯污裾"的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了寒窗苦读、洁身自好的儒士形象。颈联转写当下境遇,"平安题报"与"校残书"的对举,既见淡泊之志,又含自嘲之意。

诗中"鹊鼠""乌狐"的意象运用极具匠心。鹊鼠喻指宵小之辈,乌狐象征奸佞之徒,诗人以"非行路""愧大车"的委婉表达,暗讽官场丑态。尾联"物物背驰"四字,凝练地道出世道乖违、人心不古的慨叹,而"将老矣"三字更添岁月蹉跎之悲。结句"身世欲何如"的叩问,余韵悠长,将个人命运置于时代洪流中审视,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特有的忧患意识。

全诗用典自然,对仗工稳,在平实的叙述中暗藏机锋。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既抒发了宦途失意的郁结,又展现了守正不阿的操守,可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深得杜甫沉郁顿挫之妙。

现代文译文: 十年来三次奉诏入京, 常伴着青灯洗涤染尘的衣襟。 换得平安无事的日子记录在历书上, 也不妨碍与友人校勘残损的典籍。 那些传唱鹊鼠之流的歌谣本非正道, 吟咏涉及乌狐的诗句愧对圣贤大道。 万物都背道而驰,我也将老去, 确知这漂泊身世该当如何自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